<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山一的詩詞(672首)

    601 《游鳴山寺徐一之兄弟載酒即席和其韻》 宋·陳傅良

    惰歸春力不勝驅,風雨尚愁人摻裾。
    掠盡殘紅前日樹,催還新綠去年畬。
    相將興盡隨花屧,賴有朋來載酒車。
    但得從今身尚健,吾鄉風物勝匡廬。

    602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永日柴扉手自關,不驚時序若循環。
    鍊成黃土為真藥,守得青苔遍假山。
    戊已燕知隨鳥歷,西南樓喜趁花斑。
    春光莫恨中分過,能使時長始是閒。

    603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每到山堂懶作詩,今朝詩興覺偏宜。
    層林颯還陰填戶,亂石巃嵷翠繞池。
    猛欲近前聞紫燕,忽聽高處囀黃鸝。
    風鈴不必檐間語,境界非凡我熟知。

    604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老圃工夫愈可嘉,種藤縈樹盡開花。
    人間似我能閒少,石上看云到日斜。
    樵徑有苔休埽葉,茅庵無客亦煎茶。
    兩邊歸喜添新竹,夕照斜時漸可遮。

    605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張镃

    巖通道院碧桃妍,別號瑯華小洞天。
    香火微官方稱職,軒裳閒夢自無緣。
    星壇夜禮魁罡列,丹室朝存震競全。
    絕粒飛升休漫語,不求人已是神仙。

    606 《六和塔浙江亭廟山皆宰執待罪之所并作一絕》 宋·艾性夫

    國門西出小徘徊,中使傳宣遽勒回。
    南渡山河天一角,不知待罪合誰來。

    607 《平都山硤中勝處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書》 宋·晁公溯

    沙痕夜漲春流生,微風不起波紋平。
    云間眩轉失煙樹,輕舟直下鳧鷗驚。
    櫓聲欲出含風灣,舟人已指平都山。
    仙宮無人鎖春日,蒼煙漠漠松聲寒。

    608 《和姚山長一甫》 宋·陳杰

    潭影悠悠白日閒,千年如畫此江山。
    高人徐孺死已朽,上疏梅仙去不還。
    底是憂堪埋地下,誰能遠不在人間。
    相逢正有論詩樂,且透西江句上關。

    609 《第一溪山》 宋·陳宓

    萬家樓觀巧回環,紫翠泓澄俯仰間。
    莫道七閩無好境,東南第一此家山。

    610 《和林堂長第一溪山韻》 宋·陳宓

    伊誰排比此溪山,只與高人倚徒看。
    不是三秋足風露,從來六月亦清寒。
    雙鋒未用平殘虜,巨刃先將剸險灘。
    我亦形容最佳處,崔詩在上句成難。

    611 《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第一溪山》 宋·陳宓

    溪山號清絕,自古產奇人。
    可惜吾夫子,南來不到閩。

    612 《登山卻立府視一村風物殊可人意二絕》 宋·陳文蔚

    桑柘陰中日日行,只聞犬吠與雞鳴。
    此時身在煙云上,眼界不知如許明。

    613 《登山卻立府視一村風物殊可人意二絕》 宋·陳文蔚

    竹樹誰家跨小橋,清溪一逞抱山腰。
    不須更倩王摩詰,水墨平鋪百尺綃。

    614 《讀書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書閣所見書》 宋·陳文蔚

    自昔桂陽名此山,登樓恍若見林端。
    山中固有誅茅地,卻許吾人背面看。

    615 《九月十一日挈浩同省先隴早隴早起四山昏翳沖》 宋·陳文蔚

    拄上高峰近日輪,四山端的見來親。
    此身已在煙霾上,哥惜煙霾底下人。

    616 《行崧嶺將半下瞰山中一人家似不與世者凝佇久》 宋·陳文蔚

    幾曲青山一畝宮,前村惟有小溪通。
    雞鳴鳥宿知昏旦,水碓無人自在舂。

    617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宋·方回

    百結袈裟破唐帽,子為何物我為誰。
    敦知各有直鉤釣,解出珊瑚海底枝。

    618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宋·方回

    天河瀉水洗心君,瞎眼能觀聵亦聞。
    不是唐皇迎佛骨,大顛焉得見韓文。

    619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宋·方回

    潘江陸海一笑唾,暫借禪衣隱此身。
    坡谷兩翁合為一,座間始可著斯人。

    620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宋·方回

    七十三回生一陽,子年未半升我堂。
    筠溪牧潛即汝是,一系驢橛須耐霜。

    * 關于山一的詩詞 描寫山一的詩詞 帶有山一的詩詞 包含山一的古詩詞(6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