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履處的詩詞(422首)

    221 《蜀道自勉》 宋·石介

    潮陽章煙墨,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沖江霧行,夜枕江濤眠。
    蛟蜃作怪變,時時攀船舷。

    222 《上黃太史》 宋·高荷

    萬里南溪郡,黃香得賜環。
    盛名喧海內,摧翮返云間。
    太史資誠峻,郎官選亦慳。
    朝廷才特起,堂奧援誰扳。

    22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24 《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宋·陳淳

    古人用功處,步步最縝密。
    胡爾大闊疏,踐履無其實。

    225 《淡山巖》 宋·陳梅所

    天下人知此一巖,霜清杖履雅宜閑。
    閩峰盡有堪怡處,猿鶴多時望客還。

    226 《省過》 宋·程端蒙

    此道從來信不疑,安行何處履危機。
    無心更與世俯仰,有口不談人是非。
    悔吝愆尤須謹細,存亡得失要知幾。
    師門有意無人會,一餉忘言對落暉。

    227 《銅江》 宋·程九萬

    飛鳥投林去復還,臨風恒憶舊家山。
    平生杖履經行處,杳在云煙仿佛間。

    228 《送王周歸江陵》 宋·杜衍

    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
    出處對揚多稱職,始終操履眾推賢。
    鑒湖賀老非陳跡,荊渚朱公合比肩。
    此去優游益吟詠,枝江集外別成編。

    229 《城山拜林艾軒》 宋·方公權

    履齋早歲及朱門,末后通家得艾軒。
    德義遠從王父父,典刑愧忝外孫孫。
    世無前輩吾安仰,師有傳人道始尊。
    欲問先生游歷處,庭前老樹或能言。

    230 《窖嶺道中》 宋·葛起文

    履穿蒼蘚滑,水復更山重。
    有圃春偏晚,無人碓自舂。
    亂云生峭壁,一鳥沒高峰。
    隨處桃花發,仙源似可逢。

    231 《余發》 宋·柯芝

    余發蕭蕭白垂領,十年守拙門庭冷。
    來頻沙鳥頗相識,起晚鄰雞已三請。
    形骸拄樹豈復好,心緒如蓬不能整。
    平生幾緉空馺{左馬右沓},老去一杯先酩酊。

    232 《題陸賈大夫廟》 宋·梁竑

    劉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長鞭及馬腹。
    蠻夷大長夢不驚,海邊椎髻乘黃屋。
    江淮貔貅始閑暇,忍使驅令渡篁竹。
    陸生手持尺二組,喚起老子同分肉。

    233 《禪師塔次韻》 宋·劉曈

    皓月孤懸處,知師幾駐筇。
    鐵鞋雖踏破,只履覓無從。
    傳法燈燈火,聞經處處龍。
    可憐狂醉客,夜坐謾搥鐘。

    234 《百福寺薰風堂》 宋·沈樞

    筑室最高處,軒窗八面通。
    鑿山流乳液,開戶納薰風。
    巾履隨涼設,花瓜與客同。
    我來資解慍,不羨楚王雄。

    235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宋·釋紹嵩

    曳履來登千仞峰,路分溪石夾煙叢。
    晚香消歇無尋處,盡在疏枝冷蕊中。

    236 《龍多山》 宋·文師敬

    我家龍多西,出門山在目。
    杖履三十里,兄弟穿云宿。
    山上有頃田,巖洞多重復。
    石囤如內空,可容萬億斛。

    237 《余姚董役海進有作》 宋·謝景初

    五行交相陵,海水不潤下。
    處處壞進防,白浪大於馬。
    顧予為其長,恐懼敢暫舍。
    董眾完筑塞,跋履率曠野。
    使人安於生,茲不羞民社。
    調和陰與陽,自有任責者。

    238 《和吳謹微游仙都五首》 宋·許尹

    山中鶴怨無尋處,洞口云歸未得歸。
    憶著仙都舊時路,石梁苔澀履痕稀。

    239 《代上何樞密》 宋·許應龍

    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
    清華歷遍升諫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卻斂經綸來望郡,一鎮天雄一鎮鄆。
    政聲洋溢徹宸聰,丹詔紫泥催入覲。

    240 《題英州金山寺壁》 宋·俞似

    轉食膠膠擾擾間,林泉高步未容攀。
    興來尚有平生履,管領東南到處山。

    * 關于履處的詩詞 描寫履處的詩詞 帶有履處的詩詞 包含履處的古詩詞(4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