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屈道的詩詞(614首)

    361 《依韻和安陸孫司諫見寄》 宋·范仲淹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豐年。
    孫公頃以清凈化,我來代之慚二天。
    人物高傳臥龍里,神仙近接弄珠川。
    漢光舊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362 《依韻和襄陽王源叔龍圖見寄》 宋·范仲淹

    高車赴南峴,敝郊主東道。
    風采喜一見,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歲寒保。
    我起為君壽,善頌復善禱。

    363 《江城子 嵩山中作》 元·元好問

    眾人皆醉屈原醒。
    笑劉伶。
    酒為名。
    不道劉伶,久矣笑螟蛉。

    364 《滿江紅·在昔嘗聞》 宋·無名氏

    在昔嘗聞,老彭祖、壽齡八百。
    試屈指、我公今歲,才方八八。
    乙百更添三十六,算來總是公年月。
    對梅花、時候慶生朝,真歡悅。

    365 《六州》 宋·無名氏

    昭圣武,不戰屈人兵。
    干戈戢,烽燧息,海宇清寧。
    民豐業,歌詠升平。
    愿咸歸畎畝,力穡為甿。

    366 《春雪》 宋·梅堯臣

    臘前望盈尺,奸縮不應乞。
    萬物及向榮,而反事凝凓。
    與雨暗爭能,不念傷彼茁。
    雖然便消釋,終是乖氣律。

    367 《赴刁景純招作將進酒呈同會》 宋·梅堯臣

    日光如熔金,涌上滄海流。
    一朝復一朝,鑄出萬古愁。
    大爐石破碎,世事安得休。
    明月只照夜,時時如屈鉤。

    368 《送闞令之潭州寧鄉》 宋·梅堯臣

    秋風逆水急,掛席飛鳥輕。
    三江去雖遠,一日行幾程。
    朝辭洞庭岸,暮抵巴陵城。
    長沙古建國,地狹賦薄征。

    369 《依韻和永叔秋日東城郊行》 宋·梅堯臣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興驅車向國東。
    夾道名園迷屈曲,壓枝秋實亂青紅。
    寒畦覆綠將收菜,野蝶雙飛尚繞叢。
    田父欣來問行幸,依稀還似斗雞翁。

    370 《玉麈尾寄傅尉越石聯句》 宋·梅堯臣

    齋中獨何物,持之想見君。
    惟茲玉麈尾,信美而有文。
    夫子善談道,亹亹詞如云。
    在握昔同色,傾坐今離群。

    371 《嘗正仲所遺撥醅》 宋·梅堯臣

    屈原自著漁父篇,餔糟不及漁父賢。
    世無功名多浪死,劉伶阮籍于今傳。
    邇來獨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謫仙。
    謫仙歿後幾百年,市樓日沽千萬錢。

    372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373 《次韻和端式見贈》 宋·梅堯臣

    不為阮步兵,發詠怨朝陽。
    不學屈大夫,行吟思搴芳。
    其雨豈無時,細佩空自香。
    吾道不茍合,我懷固有常。
    江南一畝宅,近在句溪旁。
    仕宦且如此,夢寐安敢忘。
    以子諭言多,重歌木桃章。

    374 《賦石昌言家五題其五蜀虎圖》 宋·梅堯臣

    誰謂虎可縛,縛之自有術。
    孫生畫此系在石,拏繩人立尾垂屈。
    墜身怒力欲脫時,顧眄生獰神氣出。
    江南包氏為最精,毛質雖真猛難匹。
    蜀人不敢道知微,知微名重非今日。

    375 《和原甫會靈讌集之什》 宋·梅堯臣

    鳳皇非鷃匹,騏驥非駑攀。
    自乏熔質資,不數爐冶間。
    合於眾君子,百事無相關。
    豈期叨稱譽,藉已出瀛寰。

    376 《送王安之太博歸西京》 宋·梅堯臣

    聞君夢慈親,手把青玉佩。
    循環念歸期,月已九弦晦。
    既寤心悁悁,面垢不暇頮。
    屈指必春還,忽焉朱火代。

    377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宋·梅堯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378 《李審言相招與刁景純周仲章裴如晦馮當世沈文》 宋·梅堯臣

    自君命我飲,朝暮雨傾瓦。
    城東與城北,大道泥沒馬。
    敢忘主人勤,顛撲困馭者。
    眾客亦如期,陳肴藉蘭若。

    379 《贈葉山人》 宋·梅堯臣

    傾珍奉賓客,傲物去珥貂。
    貴來不以屈,飲酒且逍遙。
    黃金百鎰盡,左右無纖腰。
    但存丹砂術,有道在一瓢。

    380 《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余傳之闕)》 明·高啟

    前年吳門初解兵,君別故國當西行。
    有司臨門暮驅發,道路風雨啼孩嬰。
    倉皇不敢送出郭,執手暫立懷憂驚。
    我時雖幸脫鋒鏑,亂后生事無堪營。

    * 關于屈道的詩詞 描寫屈道的詩詞 帶有屈道的詩詞 包含屈道的古詩詞(6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