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屈平的詩詞(548首)

    21 《經七里灘①》 唐·孟浩然

    余奉垂堂誡,千金非所輕。

    為多山水樂,頻作泛舟行。
    五岳追尚子,三湘吊屈平

    22 《鸚鵡洲》 宋·賀鑄

    鸚鵡隴下鳥,能語奇羽毛。
    羅罻巧相致,琱籠關鐍牢。
    長懷故園樹,煙雨落空巢。
    萬里遷澤國,舟輿□□勞。

    23 《贈陳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風起白蘋,從前湖海幾酸辛。
    感今懷古無限事,拄頰閑思一愴神。
    瓊窟先生鼓玉琴,一調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風黃葉為知音。

    24 《次韻明仲幽居春來十首》 宋·劉子翚

    一幅烏巾雪發盈,村深時聽{綴纟換右邊鳥}刀聲。
    浪將蘭艾評春事,我自平生小屈平

    25 《擬古》 宋·張九成

    平生澹無營,生計亦草草。
    吾廬盡有余,懶問長安道。
    楚澤驚屈平,書空咤殷浩。
    愿君且休矣,沈憂令人老。

    26 《相和歌辭·箜篌引》 唐·李賀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
    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

    27 《賦》 唐·李嶠

    布義孫卿子,登高楚屈平
    銅臺初下筆,樂觀正飛纓。
    乍有凌云勢,時聞擲地聲。
    造端長體物,無復大夫名。

    28 《送楊少府貶郴州》 唐·王維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
    愁看北渚三湘遠,惡說南風五兩輕。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里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29 《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干東齋》 唐·劉長卿

    世事終成夢,生涯欲半過。
    白云心已矣,滄海意如何。
    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春風騎馬醉,江月釣魚歌。

    30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唐·李白

    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
    道成本欲去,揮手凌蒼蒼。
    時來不關人,談笑游軒皇。
    獻納少成事,歸休辭建章。

    31 《秋夜獨坐懷故山》 唐·李白

    小隱慕安石,遠游學屈平
    天書訪江海,云臥起咸京。
    入侍瑤池宴,出陪玉輦行。
    夸胡新賦作,諫獵短書成。

    32 《謫居悼往二首》 唐·劉禹錫

    邑邑何邑邑,長沙地卑濕。
    樓上見春多,花前恨風急。
    猿愁腸斷叫,鶴病翹趾立。
    牛衣獨自眠,誰哀仲卿泣。

    33 《羅氏花下奉招陳侍御》 唐·孟郊

    眼在枝上春,落地成埃塵。
    不是風流者,誰為攀折人。
    寧辭波浪闊,莫道往來頻。
    拾紫豈宜晚,掇芳須及晨。

    34 《箜篌引(又曰公無渡河)》 唐·李賀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
    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

    35 《聽彈沈湘》 唐·雍裕之

    賈誼投文吊屈平,瑤琴能寫此時情。
    秋風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聲。

    36 《吊孟昌圖》 唐·裴澈

    一章何罪死何名,投水惟君與屈平
    從此蜀江煙月夜,杜鵑應作兩般聲。

    離愁思念

    37 《芙蓉》 唐·陸龜蒙

    閑吟鮑照賦,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風動,紅衣不耐秋。

    38 《府試雨夜帝里聞猿聲》 唐·吳融

    雨滴秦中夜,猿聞峽外聲。
    已吟何遜恨,還賦屈平情。
    暗逐哀鴻淚,遙含禁漏清。
    直疑游萬里,不覺在重城。
    霎霎侵燈亂,啾啾入夢驚。
    明朝臨曉鏡,別有鬢絲生。

    39 《芳草》 唐·黃滔

    澤國多芳草,年年長自春。
    應從屈平后,更苦不歸人。

    秋天寫景思念

    40 《臨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宋·姚述堯

    佳節喜逢長久日,魏文帝《與鐘繇書》曰:“九月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
    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地而生,惟菊紛然獨榮。
    非夫含乾坤之淳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

    * 關于屈平的詩詞 描寫屈平的詩詞 帶有屈平的詩詞 包含屈平的古詩詞(5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