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層高的詩詞(739首)

    501 《蝶戀花·卷絮風頭寒欲盡》 宋·晏幾道

    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紅,日日成香陣。
    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惱亂層波橫—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502 《黃鶴樓》 宋·賀鑄

    登真者誰子,昔有費公禕。
    白日玉書下,青天駕鶴飛。
    此地少留憩,神標悵依依。
    振裾謝塵濁,與爾方遠違。

    503 《登興國寺樓》 宋·賀鑄

    怪槐風動綠鬅鬙,廊外時聞演梵僧。
    怊悵無人共樽酒,可憐明月最高層。

    504 《宿法惠寺》 宋·賀鑄

    驅馬越飛澗,揚旌下回岡。
    欻見層浮圖,高風振瑯璫。
    重門壯且深,老柏森然行。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長廊。

    505 《洞仙歌·千崖滴翠》 元·元好問

    千崖滴翠,正秋高時候。
    橘綠橙黃又重九。
    有蓬壺仙子,赤鯉來游,風云會、施展經綸妙手。
    去年稱壽處,北斗天漿,今夜天將挹南斗。

    506 《雪香亭雜詠》 元·元好問

    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東注不還流。
    若為長得熙春在,時上高層望宋州。

    507 《漁塘十六韻(在朱陽縣石巖下,古老云:洛水》 唐·韋莊

    洛水分余脈,穿巖出石棱。
    碧經嵐氣重,清帶露華澄。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巢由應共到,劉阮想同登。

    508 《漢宮春·江月初圓》 宋·無名氏

    江月初圓,正新春夜永,燈市行樂。
    芙蕖萬朵,向晚為誰開卻。
    層樓畫閣。
    盡卷上、東風簾幕。

    509 《婆羅門令 九日》 清·朱彝尊

    渠去日一帆春水。
    儂到日也一帆秋水。
    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
    無一語,只當相逢未。

    510 《送方進士游廬山》 宋·梅堯臣

    長風沙浪屋許大,羅剎石齒水下排。
    歷此二險過湓浦,始見瀑布懸蒼崖。
    系舟上岸入松徑,三日踏穿新蠟鞋。
    路盤深谷出嶺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511 《覽顯忠上人詩》 宋·梅堯臣

    昔讀遠公傳,頗聞高行僧。
    廬山將欲雪,瀑布結成冰。
    尋跡數百載,歷危千萬層。
    師來笑賈島,任教飛片落杯中。
    曉來城郭遮無路,阮籍驅車莫嘆窮。

    512 《早夏陪知府學士登疊嶂樓》 宋·梅堯臣

    高陵自可眺,況復更層樓。
    峨峨眾山翠,活活寒溪流。
    新篁未掃籜,緣險已修修。
    曲道出林杪,飛宇跨城頭。

    513 《昭亭山》 宋·梅堯臣

    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旱歲一來祠,霈然隨瀝酤。
    有草牧爾牛,有薪資爾斧。

    514 《和王仲儀二首·凌霄花》 宋·梅堯臣

    草木不解行,隨生自有理。
    觀此引蔓柔,必憑高樹起。
    氣類固未合,縈纏豈由己。
    仰見蒼虬枝,上發彤霞蕊。
    層霄不易凌,樵斧誰家子。
    一日摧作新,此物當共委。

    515 《鄴中行》 宋·梅堯臣

    武帝初起銅雀臺,丕又建閣延七子。
    日日臺上群烏饑,峨峨七子宴且喜。
    是時閣嚴人不通,雖有層梯誰可履。
    公干才俊或欺事,平視美人曾不起。

    516 《張斯立遂州司理》 宋·梅堯臣

    自身買馬箠,為婦置冪{上四下離}。
    將出咸陽門,同涉蜀道危。
    疇昔未祿仕,日夕講書詩。
    不能青云高,乃作黃綬卑。

    517 《志來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壓磚茶有感》 宋·梅堯臣

    京都三月酴醾開,高架交垂自為洞。
    素葉層層紫蕊香,釀歸光祿春生甕。
    東陌西池走鈿車,芳林廣囿飛朱鞚。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邊淚滴肝腸痛。

    518 《吊李膺辭》 宋·梅堯臣

    陰蜺橫天,長劍欲抉,匣穎未露兮精鋼已折。
    層次塞川,猛炬方烈,凝氣未銷兮高焰已滅。

    519 《次韻和景彝閏臘二十五日省宿》 宋·梅堯臣

    君嘗編史似吳兢,又值甘泉馬踏冰。
    重臘雪花方漫漫,宿廳書架自層層。
    桉頭美酒初溫火,簾底微風欲動燈。
    永夜未眠鍾已發,此心閑寂似高僧。

    520 《姑蘇雜詠 陽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明·高啟

    我登此山巔,不知此山高。
    但覺群山總在下,坐撫其頂同兒曹。
    又見太湖動我前,洶涌三十萬頃煙波濤。
    長風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赤城杖。

    * 關于層高的詩詞 描寫層高的詩詞 帶有層高的詩詞 包含層高的古詩詞(7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