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層峰的詩詞(359首)

    81 《飛來峰》 宋·林景熙

    何年移竺國,秀色發棱層。
    清極不知夏,虛中欲悟僧。
    樹幽嵐氣重,泉落乳花凝。
    猶憶烹茶處,間來話葛藤。

    82 《五老峰》 宋·孔武仲

    峻疊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將色共古,天與壽無窮。
    突兀巔崖峭,駢羅面勢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兒童。
    杰立層霄際,曾經壞劫中。
    夢齡應可錫,圖寫獻堯宮。

    83 《枕月峰》 宋·陳巖

    層崖缺處月嬋娟,金背蝦蟆就石眠。
    笑問月邊人在否,中宵有夢到鈞天。

    84 《碧云峰》 宋·陳巖

    瘦藤引我上崚嶒,蒼壁如梯石作層。
    袖得碧云無用處,卻將分贈住山僧。

    85 《翠蓋峰》 宋·陳巖

    煙際亭亭出古崖,幾層翠蓋倚天開。
    鏗然風向林梢過,知有神仙玉佩來。

    86 《雙峰》 宋·陳巖

    仙洞深沉杳不扃,層巒雙聳插天青。
    矞云常抱山頭石,曾是前朝岳降靈。

    87 《天柱峰》 宋·杜范

    探幽不知疲,前賞方未極。
    晨行越高嶺,拔地見峭石。
    有如萬菡萏,玲瓏倚秋碧。
    東西忽異狀,雇步忘所歷。

    88 《由樵徑登北高峰遂至韜光庵》 宋·釋文珦

    鳥路欹傾不可登,攀緣直上最高層。
    陰崖老樹春無葉,古竇寒泉夏作冰。
    斜抱江流縈翠帶,亂山分脈走瓜藤。
    云根細紀當年事,太守曾來訪隱僧。

    89 《湖寺上方通玄峰頂》 宋·釋文珦

    峰頂非人世,青山滿目多。
    塔層侵樹影,鐘響度湖波。
    心外元無境,詩成亦是魔。
    禪翁清凈耳,渾不聽笙歌。

    90 《七峰亭獨坐》 宋·喻良能

    雨霽失炎燠,新亭境清淑。
    層波綠奫泫,疊嶂青陸續。
    風篁韻絲桐,煙柳開畫軸。
    澹然塵慮銷,庶足永曛旭。

    91 《游西源于白云峰下煙霏霧靄間逢一女子縞裙翠》 宋·喻良能

    相攜攝履響層巒,翠蔓蒼蘿著處攀。
    身在天臺秋色里,路經巫峽暮云間。
    欲飛還住一仙子,似淡如濃雙遠山。
    笑盡一樽無處覓,斷腸霧鬢與風鬟。

    92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93 《百丈山》 唐·李忱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
    日月每從肩上過,山河長在掌中看。
    仙峰不間三春秀,靈境何時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鐘朝磬碧云端。

    94 《早度分水嶺》 唐·盧照鄰

    丁年游蜀道,班鬢向長安。
    徒費周王粟,空彈漢吏冠。
    馬蹄穿欲盡,貂裘敝轉寒。
    層冰橫九折,積石凌七盤。

    95 《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唐·宗楚客

    玉樓銀榜枕嚴城,翠蓋紅旂列禁營。
    日映層巖圖畫色,風搖雜樹管弦聲。
    水邊重閣含飛動,云里孤峰類削成。
    幸睹八龍游閬苑,無勞萬里訪蓬瀛。

    96 《嵩山天門歌》 唐·宋之問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巖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峰棱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
    風生云起,出鬼而入神。

    97 《秋日山行簡梁大官》 唐·駱賓王

    乘馬陟層阜,回首睇山川。
    攢峰銜宿霧,疊巘架寒煙。
    百重含翠色,一道落飛泉。
    香吹分巖桂,鮮云抱石蓮。

    98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99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100 《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 唐·岑參

    聞君行路難,惆悵臨長衢。
    豈不憚險艱,王程剩相拘。
    憶昨蓬萊宮,新授刺史符。
    明主仍賜衣,價直千萬馀。

    * 關于層峰的詩詞 描寫層峰的詩詞 帶有層峰的詩詞 包含層峰的古詩詞(3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