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盡收的詩詞(1215首)

    21 《題環翠閣》 宋·何異

    環翠閣邊無點埃,盡收清致助吟才。
    溪頭月落漁煙散,岸口城低野色來。
    斜檻半依秋樹出,小窗知為北山開。
    沙禽古水閒相趁,悮入疏簾靜卻回。

    22 《江樓晚眺》 宋·梅詢

    潮落蚌耕洲,霞天雨盡收
    月來山寺候,云駐海間秋。
    野鶩馴舟繞,紅魚逐餌游。
    欣然乘此興,呼酒醉高樓。

    23 《題石井泉》 宋·沈揆

    上方高閣倚層巒,下有清泉一鑒寒。
    更作小亭供勝覽,盡收吟思入毫端。

    24 《山居》 宋·釋彥強

    老矣毋能役,巖分草草綠。
    放渠藜六尺,銷得屋三椽。
    盡收茶早,云晴拾菌鮮。
    有時臨近澗,揎手弄潺湲。

    25 《擊舟》 宋·詹羲

    石廩巖前擊小舟,娟娟明月照清秋。
    仙人一夜吹長笛,三十六峰云盡收

    26 《題高房山夜圖》 宋·張逢原

    地位清高眼見寬,盡收風景入毫端。
    廢宮臺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對月看。
    一水中分吳越近,層樓低接斗牛寒。
    有聲畫意吟難了,更把瑤琴膝上彈。

    27 《宿月窟》 明·唵囕香公

    昃月下前丘,清光不盡收
    洞云三疊曉,野水一灣秋。
    煙翠流長笛,空香墮小樓。
    回瞻飛烏處,信宿在峰頭。

    28 《偶成》 明·吳夢旸

    江上元無暑,涼風暑盡收
    鬢毛吹已短,還度幾回秋。

    29 《閑適仿白氏體二首》 明·虞淳熙

    白屋還施紛,瑩瑩雪不如。
    更開三尺牖,照我五車書。
    盡收蕓草,秋來曬蠹魚。
    便便一夢覺,人道孝先閭。

    30 《離巫山好晴,午後入瞿唐關,憩高齊半日》 宋·范成大

    一昨題詩訴苦霖,果然連夜卷曾陰。
    盡收行雨瑤姬賜,不徇世情巫峽心。
    喜鵲滿枝朝日淡,哀猿何處宿云深?
    水門山徑高齊外,一枕清風屏萬金。

    31 《湖村秋曉》 宋·陸游

    劍閣秦山不計年,卻尋剡曲故依然。
    盡收事業漁舟里,全付光陰酒榼邊。
    平野曉聞孤唳鶴,澄湖秋浸四垂天。
    九關虎豹君休問,已向人間得地仙。

    32 《芍藥宅》 宋·楊萬里

    何以筑花宅,筆直松樹子。
    何以蓋花宅,雪白清江紙。
    紙將碧油透,松作畫棟峙。
    鋪紙便成瓦,瓦色水精似。

    33 《丞相龐公歸政就第數有新詩傳播都下偶成拙句》 宋·宋祁

    方道逍遙一品身,盡收和氣付凝神。
    小車殿里拋丞相,南極星邊伴老人。
    雙鶴對眠云帳月,五芝催耨雨巖春。
    支離舊客公知否,私計東山作近鄰。

    34 《晚春四首》 宋·張耒

    洗雨吹風送晚春,盡收紅紫布青云。
    眼前消長諳已久,清坐不妨長閉門。

    35 《送韓希道移漕江東》 宋·周必大

    饋餉隨蕭不作難,秦淮今視漢秦關。
    天開虎踞龍蟠處,地近雞翹豹尾間。
    洗印先經三峽寺,觀風遍踏九華山。
    盡收奇秀歸詩稿,卻趁賡歌供奉班。

    36 《又金國賀正旦使副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宋·周必大

    絳闕嵯峨映五云,華簪合遝會芳宸。
    盡收殘臘嚴凝氣,散作新年浩蕩春。
    盞斝頻宣恩意重,金絲徐韻樂聲純。
    欲知朝野歡娛處,聽取三呼萬歲人。

    37 《詩送元晦尊兄》 宋·張栻

    君侯起南服,豪氣蓋九州。
    頃登文石陛,忠言動宸旒。
    坐令聲利場,縮頸仍包羞。
    卻來臥衡門,無愧知日休。

    38 《次韻楊宰思庭竹》 宋·陳造

    數尋脆碧裊輕陰,歲不知寒暑不侵。
    屬厭吟風仍嘯雨,盡收縣解入琴心。

    39 《馬口》 宋·陳造

    氛昏翳春曉,瞠目如堂蒙。
    停舟少須之,紅日碾高空。
    是時群山間,積雪未肯融。
    巖霧不盡收,似角藻繪功。

    40 《壽張亨泉提刑三首》 宋·吳泳

    末學紛紛競為人,公能康濟自家身。
    形軀元備人間世,肝肺盡收天下春。
    觀我自應知愛重,識心須會起經綸。
    壽觥難著皇華語,抱取峨眉月半輪。

    * 關于盡收的詩詞 描寫盡收的詩詞 帶有盡收的詩詞 包含盡收的古詩詞(12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