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盡先的詩詞(1943首)

    181 《梅且盡作四十字》 宋·趙蕃

    江梅自癯瘠,挫抑豈多禁。
    未臘憂風雪,先春病雨陰。
    開時能慰眼,落去更關心。
    何以寬愁寂,村醪得屢斟。

    182 《嚴先輩詩送紅梅次韻》 宋·趙蕃

    盡道梅花白,能紅又一奇。
    渾疑丹換骨,不是酒侵肌。
    看此敷腴色,思儂少壯時。
    盛年雖不再,猶擬歲寒知。

    183 《將謁介庵以詩先之》 宋·趙蕃

    溪山故無盡,隨取隨以足。
    平生笑賀監,敕賜鏡湖曲。
    今代介庵老,未歸先筑屋。
    一區占何地,琵琶欣在目。

    184 《簡康侄求先君石山》 宋·劉學箕

    見好山如見高人,遯世冀繭清凈身。
    見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愛逾瓊玖。
    我生嗜好不有冗長物,寓意蕭閒祗在青山并怪石。
    往年都梁得靈壁,名以催詩延座側。

    185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楚都初拜公,里門跪承誨。
    一言忽喚醒,頓首汗浹背。
    志遠苦力短,寸進而盡退。
    大書揭齋顏,朝夕警不逮。

    186 《壽李子先》 宋·程公許

    正陽用事月初吉,騎鯨之孫生此日。
    滴露能將三畫吞,積風少忍六月息。
    平生最耐反復看,其文炳彪心地直。
    骨肉十年長眼青,今年差覺叢談密。

    187 《過萬里橋辛已人仲二十五日送別先君於此挽仰》 宋·程公許

    漲綠平堤萬里橋,安興欲去此遲留。
    了知薪盡無余火,猶復情癡影像刻舟。
    終古不磨方寸恨,深恩未有一分酬。
    回頭菽水中年樂,擁袂汍瀾涕莫收。

    188 《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親友》 宋·蘇泂

    開禧改歲復崢嶸,老我奔馳不少寧。
    雪花欺人入衣袂,前日杭州今四明。
    老來老來我何有,綠發黃須行白首。
    魚鱗年紀今歲是,挽之不住去如走。

    189 《過興安塔寺僧以先世詩來偶賦》 宋·李曾伯

    嶺石水分脊,湖南山盡頭。
    廛聲通海遠,塔影插天浮。
    香接寶坊界,星聯銅柱州。
    祖孫凡幾到,亦是宿緣不。

    190 《書范景山先丈逸事》 宋·陳著

    朅來范公亭,聞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銘,逸事有來紀。
    如彼沙匯墳,實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誰計后不祀。

    191 《帶湖春樹先和公手植也感而有賦》 宋·馬廷鸞

    暗香疎影久凄迷,咫尺塘邊丈尺泥。
    培植莫教陽德盡,看花踏雪過前堤。

    192 《三月初五日先秘閣忌》 宋·馬廷鸞

    鳥啼花落暮春天,一遇斯晨一泫然。
    舊業豈無書可讀,遺言猶有石堪傳。
    孝思不礙飛遐想,忠憤何由竭報緣。
    廟社已同纓紱盡,尊堯千古憶陳編。

    193 《挽仁山楊先生》 宋·蒲壽宬

    滴盡艱難淚,肝腸鐵似頑。
    忍教師道絕,還向我翁潸。
    命也吾何憾,天乎識固慳。
    平生修潔意,千載此西山。

    194 《方萬里史敬輿陳孝先龔圣予胡穆仲相繼淪沒令》 宋·仇遠

    諸老俱塵土,令予雙淚流。
    幾年能再見,一氣故應休。
    江左衣冠盡,人間翰墨留。
    空山茅屋底,野史屬誰修。

    195 《裝伯弜周先生手澤》 宋·董嗣杲

    桐溪恩上人,留遺盈束紙。
    初疑龍蛇奮,不敢傲睨視。
    嗚呼汶陽翁,父子傳心旨。
    手澤落世間,枯盡幾硯水。

    196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種竹悶則邀清風明月盡醉而》 宋·華岳

    有地都來一丈余,墾鋤元不費工夫。
    匝墻先種竹三本,繞檻卻栽花數株。
    風伯喚來煩解佩,月娥邀得醉攜壺。
    憑君試向蓬萊問,還有神仙似人無。

    197 《題咸寧江宰德先清遠堂》 宋·王炎

    筑屋俯平湖,百頃風漪漣。
    湖底行白云,湖外橫青山。
    仙官踏兩鳧,游戲來人間。
    清都在天上,欲去懶著鞭。

    198 《滿庭芳 呂先生作醮,托請涇陽道友》 元·王哲

    平昔開懷,今朝闡醮,就中別有清歡。
    風朋霞友,皆至并擎丹。
    唯許涇陽舊契,俱澄凈、眼界敷寬。
    專邀請,諸公上士,總愿赴仙壇。

    199 《虞美人 先生嘗云,余嘗從甘河攜酒一瓢,欲》 元·王哲

    肯與我酒吃否。
    余與之,先生一飲而盡。
    卻令余以瓢取河水,余取得水,授與先生,先生復授余,令余飲,余飲之,乃仙酎也害風飲水知多少。
    因此通玄妙。

    200 《滿庭芳 贈長安徐先生》 元·馬鈺

    一明玄理,二曜交宮。
    三才四象究窮。
    通五彩霞光,來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滌盡,八衢流、運轉回風。

    * 關于盡先的詩詞 描寫盡先的詩詞 帶有盡先的詩詞 包含盡先的古詩詞(19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