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尺題的詩詞(507首)

    241 《題明發高軒過圖》 宋·陳師道

    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
    異才天縱非力能,畫工不是甘為下。
    今代風流數大年,含毫落筆開山川。
    忽忘朽老壓塵底,郤怪鳧鴻墮目前。

    242 《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 宋·陳師道

    行者悲故里,居者愛吾廬。
    生須著錐地,何賴汗牛書。
    丈室八尺床,稱子閉門居。
    百為會有還,一足不待余。

    243 《題小瀛洲》 宋·李新

    紫霞香霧隔氛塵,擬囑安期謝海神。
    聞道仙居隨處有,故教湖景到來新。
    果成行拾千年子,花落休悲二月春。
    咫尺徐生身不到,自應船載世間人。

    244 《題游昭畫牛四圖》 宋·王灼

    云蔽天,雪欺樹。
    山徑之蹊斷來去,飛花撲面朔風吼。
    兒把牛索藏袖,擁鼻沖過縮其脰。
    茅蘆咫尺且忍寒,兒歸附火牛系欄。

    245 《題榮首座巴東三峽圖》 宋·王灼

    白帝城高鼓角罷,巫娥廟冷云雨空。
    只知楚塞明雙眼,不覺神游尺素中。

    246 《寄題翠樊亭》 宋·李彌遜

    何郎愛山知貴目,不著芒鞋踏空谷。
    誅茅結竹函丈間,坐揖崔嵬繞江綠。
    我亦尋幽不憚遠,半世一身隨轉轂。
    峰巒過眼已成夢,南北空嗟髀消肉。

    247 《寄題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宋·李彌遜

    太沖扶策招隱士,德璋移文謝逋客。
    欲分勝地高世流,未辨賢愚相什百。
    薌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點元規塵。
    平生絕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錢神。

    248 《留題材曾丞道堂》 宋·李彌遜

    陰陰翠竹銷虛堂,竹外青山半出墻。
    七尺龍牙消白晝,便應題作小秋霜。

    249 《題俞{扌堇}畫八景》 宋·曹勛

    蕭蕭木葉下西山,便覺莼興不閑。
    莫踏長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間。

    250 《題湘西小景》 宋·胡寅

    身在山中不見山,山前行客未能閒。
    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間。

    251 《又題草衣巖》 宋·胡寅

    攜手童烏三尺強,已知經術勝文章。
    可憐不見凌云日,迸灑西風淚幾行。

    252 《題總持寺龍井》 宋·吳芾

    洞庭歸去幾何年,旱歲猶來澤我田。
    我訪遺蹤雖已泯,靈泉百尺尚依然。

    253 《題金山四首》 宋·吳芾

    北望瓜洲咫尺間,向來白骨積如山。
    欲論舊事慵開口,且對高僧共說閑。

    254 《題捫參亭》 宋·李石

    林盤谷轉走縈紆,兩腋乘風上太虛。
    塵世似將玄圃隔,仙宮元在赤城居。
    著鞭欲跨鸞凰去,舐鼎曾嫌雞犬余。
    尺帚何當上霄漢,夜捫星斗步庭除。

    255 《題延慶觀六時泉》 宋·王之望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時甘露雨真珠,梯巖穿壑身親到,始信仙靈境界殊。

    256 《失題》 宋·李流謙

    身長七尺面一尺,眼若電光鬢若棘。
    腰間大羽不妄發,長空弦落鳥隨踣。
    漢家夫子方少年,東平月窟西酒泉。
    不須武陽兵十萬,不用都尉卒五千。
    愿得君王一寸鐵,斷取樓蘭獻北闕。
    笑提金印歸去來,五湖茫茫波浸月。

    257 《題戚仲騾綱圖》 宋·李洪

    北風吹雪飛千山,雪深山徑難往還。
    長林喬木斂秀色,層崖疊嶂雕蒼顏。
    山腹癡云結寒潤,山巔去天不盈寸。
    溪湍巖瀑爭喧豗,獸蹄鳥跡皆逃遁。

    258 《寄題張法曹瞻云軒》 宋·樓鑰

    張侯名軒意可知,如登太行看云移。
    我雖未得登軒墀,不鄙要我巴人詞。
    爾時膝下遨以嬉,欲斵數語語不隨。
    娛侍東嘉樂無涯,官舍偪仄親不怡。

    259 《題董亨道八景圖》 宋·樓鑰

    錢塘怒濤天下無,誰將尺紙為新圖。
    賀家湖上如鏡凈,屢向煙波逢釣徒。
    彩虹橫臥吳淞上,洞庭一螺浮具區。
    亦曾泛舟彭蠡湖,插立千劍名大孤。

    260 《題范寬秋山小景》 宋·樓鑰

    山高最難圖,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長江浸橫翠。
    畫家雜云煙,戃怳徒意會。
    茍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對。

    * 關于尺題的詩詞 描寫尺題的詩詞 帶有尺題的詩詞 包含尺題的古詩詞(5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