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尹的詩詞(450首)

    41 《上陳縣二首》 宋·劉應李

    龔熊負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
    案頭未有人稱屈,村里全無吏敢行。
    滿院茶香敲句穩,一簾花影韻琴清。
    后之學者誰其似,又說陳公政有聲。

    42 《上陳縣二首》 宋·劉應李

    溫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堯夫戶不知。
    百畝但添官里賦,一編惟說橐中詩。
    自憐老去無能役,正恐兒成不了癡。
    有口尚能夸在,莫教白發困行移。

    43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吳淞江上好春風,水上花枝處處同。
    得似鴛鴦與鸂鶒,時時來往錦云中。

    44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水上花枝日日開,行人頭白不能來。
    請看門外東流水,流向滄溟更不回。

    45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江水東流更不回,行人白發苦相催。
    只恐明朝風雨惡,夜深燈燭亦須來。

    46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千株云錦照江沙,沙上青旗賣酒家。
    莫怪狂夫狂得徹,吳姬玉手好琵琶。

    47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吳姬玉手好琵琶,少小聲名到處夸。
    但使主人能愛客,年年來此看江花。

    48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江花紅白最堪憐,莫惜看花費酒錢。
    他時白發三千丈,縱使頻來不少年。

    49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黃家渡西多好春,黃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風流有幾人。

    50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寒食清明正好春,看花須著少年人。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發看花花亦嗔。

    51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畫船。
    記得吳兒《竹枝》調,為君高唱百花

    52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日日花前金叵羅,百年能得幾經過。
    花開花謝人還老,狂客狂吟莫厭多。

    53 《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凱

    寄語看花江上人,清明時節好來頻。
    清明節后多風雨,風雨顛狂惱殺人。

    54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張濟之早飯獅子巖》 宋·李長庚

    朝游獅子晚陽華,玩水看山樂可涯。
    野鶴沙鷗慣看客,一雙對立流頭沙。

    55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張濟之早飯獅子巖》 宋·李長庚

    到此令人憶漫郎,筆端妙語發天藏。
    泉聲潄玉生秋思,不減湖中五月涼。

    56 《紹熙甲寅五月十七日從令張濟之早飯獅子巖》 宋·李長庚

    雨余山色媚晴暉,無呈孤云自在飛。
    坐到黃昏尤不惡,載將明月滿船歸。

    57 《上陳縣》 宋·劉爚

    龔熊負令名,至今天日共清明。
    案頭未有人稱屈,村里全無吏敢行。
    滿院茶香敲句穩,一簾花影韻琴清。
    后之學者誰其似,雙說陳公政有聲。

    58 《贈京八首》 宋·袁燮

    儒學當年究指歸,服勞王事不言疲。
    遙知今日張京,不瑕閨房畫婦眉。

    59 母行》 明·管訥

    云間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
    舅姑在堂兒在褓,自誓煢煢守空室。
    家貧何以為生理,紉縫得錢奉甘旨。
    門外春風自往來,寒心一寸如灰死。

    60 《贈晁二:{走筆約無咎同赴大龍圖四丈羔酒》 宋·張耒

    昔者與兄城南鄰,未省一日不相親。
    誰令僦舍得契闊,此事我每懷古人。
    逾旬寒熱不可說,遍體戢戢生赤鱗。
    是身非有病亦幻,調御未伏猶酸辛。

    * 關于尹的詩詞 描寫尹的詩詞 帶有尹的詩詞 包含尹的古詩詞(4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