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堯夫的詩詞(96首)

    21 《奉和堯夫》 宋·王益柔

    固窮終不悔沉淪,滿腹深藏上古珍。
    手寫新詩成幾卷,亦教余事照千春。

    22 《奉答堯夫先生金雀石硯詩》 宋·王益柔

    般陽有山名金雀,山發清輝奇璞。
    望氣嘗言玉寶藏,賈胡幾遣良工度。
    金剛寶鑽競窮搜,百里青蒼困鋔鑿。
    瓊瑰未獲得研材,溫潤還將六美學。

    23 《過邵堯夫先生》 宋·富弼

    先生自衛客西畿,樂道安間絕世機。
    再命初筵終不起,獨甘窮巷寂無依。
    貫穿百代嘗探古,吟詠千篇亦造微。
    珍重相知忽相訪,醉和風雨夜深歸。

    24 《臺上再成亂道走書呈堯夫》 宋·富弼

    密雪終宵下,晨登百尺端。
    瑞光翻怯日,和氣不成寒。
    天末無織翳,云頭未少乾。
    四郊聞擊壤,農望已多歡。

    25 《行至龍門先寄堯夫先生》 宋·李復圭

    碧洛青嵩刮眼明,馬頭次第似相迎。
    天街高士還知否,好約南軒醉一觥。

    26 《楊郎中新居和堯夫先生韻》 宋·呂公著

    高齋曠望極山川,卻顧卑居不值錢。
    二室峰巒凝畫碧,萬家樓閣帶輕煙。
    春濃繚繞環游騎,地勝依稀寓列仙。
    唱發幽人丞相和,當時紙貴洛城傳。

    27 《寄堯夫三首》 宋·呂誨

    江頭五日艤輕舟,欲去遲遲更自留。
    目斷旌旗暮天闊,龍峰峰上倚層樓。

    28 《寄堯夫三首》 宋·呂誨

    去年同作南遷客,今日更持刺史權。
    推挽試知民吏意,無因談會向尊前。

    29 《寄堯夫三首》 宋·呂誨

    碧草茸茸照綠波,暮春歸客興如何。
    滄浪應有清渾處,羞見漁人鼓枻歌。

    30 《和邵堯夫見寄》 宋·呂誨

    冥冥鴻羽在云天,邈阻風音已十年。
    不謂圣朝求治理,尚容遺逸臥林泉。
    羨君自有隨時樂,顧我官閒飽晝眠。
    應笑無成三黜后,病衰方始賦歸田。

    31 《和堯夫打乖吟》 宋·呂希哲

    先生不是閉關人,高趣逍遙混世塵。
    得志須為天下雨,放懷聊占洛陽春。
    家無檐石賓常滿,論極錙銖意始新。
    任使終身臥安樂,一毫何費養天真。

    32 《和堯夫安樂窩中好打乖吟》 宋·任逵

    安樂先生醉便歌,莊篇徒爾說焚和。
    有名有守同應少,無事無求得最多。
    勝處林泉供放適,清時風月助吟哦。
    能拋憂責忘勞外,不縱逍遙更待何。

    33 《將還河北留別堯夫先生》 宋·邢恕

    先生抱道隱墻東,心跡兼忘出處通。
    圯下每慚知孺子,床前曾憶拜龐公。
    已將目擊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終。
    此日離違限南北,蕭蕭班馬正依風。

    34 《觀洛城花呈堯夫先生》 宋·張岷

    平生自是愛花人,到處尋芳不遇真。
    祗道人間無正色,今朝初見洛陽春。

    35 《送堯夫知河中府二首》 宋·司馬光

    耆老承風舊,比綸錫命新。
    展禽安屢黜,原憲樂賞貧。
    妨志窮通壹,論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澤望斯民。

    36 《送堯夫知河中府二首》 宋·司馬光

    河抱城根曲,山侵地勢斜。
    周余古樓觀,舜俗舊人家。
    回首從游闊,裝懷牒訴嘩。
    何時重載酒,同醉洛陽花。

    37 《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 宋·司馬光

    結發讀經史,疲精非一朝。
    于今成滬落,所幸得逍遙。
    不韙狂心息,難平客氣消。
    巢林易為足,竊敢比鷦鷯。

    38 《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 宋·司馬光

    閑思宇宙內,何物不由天。
    定分不移易,勞心徒充捐。
    鵬飛九萬里,松壽一千年。
    斥鷃與朝菌,逍的亦自然。

    39 《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 宋·司馬光

    閉目念前古,飄然一烘塵。
    兩儀仍似舊,萬物互爭新。
    軒冕榮何在,簞樂最樂真。
    眾人俱我笑,我說笑其人。

    40 《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 宋·司馬光

    六合曠無際,逍遙好縱游。
    放懷同一貫,瞬目即千秋。
    丸遇區臾止,萍隨波浪流。
    所之皆自得,何懼亦何憂。

    * 關于堯夫的詩詞 描寫堯夫的詩詞 帶有堯夫的詩詞 包含堯夫的古詩詞(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