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尚衣的詩詞(1504首)
761
《落花(七首)》 明·羽素蘭
一自相從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
撲簾時助嬌娥繡,點硯常窺騷客詩。
國色尚存衣帶引,清香不改月明知。
蝶來北苑蜂南去,誰向樓頭話別離。
¤
763
《次韻答王祖年》 明·云峰住公
南山得話歲寒期,道合寧論會面遲。
元亮休官能入社,少陵問法悟觀詩。
茶烹石鼎新敲火,衣掛云松舊偃枝。
自是一閑天所放,日高尚閉竹間扉。
766
《夏日田家四首》 明·張名由
蓐食茅茨下,鳴雞尚蕭蕭。
褰衣涉遠道,負耒正逍遙。
種豆不成頃,陰曀不終朝。
飄忽風雨至,歸農趣危橋。
其雨復其雨,豆稀草葽葽。
叢林戴勝降,女桑多長條。
¤
767
《旅懷》 明·張宇初
起早月尚明,微風響庭樹。
遙鐘盡殘河,池草盈白露。
披衣行空庭,孤禽語平曙。
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戶。
孰知愁慮牽,丘壑慕恬素。
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顧。
歲闌貧病侵,幽憤徒朝暮。
¤
768
《邊詞五首》 明·張元凱
久隸行伍間,尚在偏裨下。
寒霜生鐵衣,秋風勁弓弝。
執鞭乃吾分,窘辱何須訝。
衛青亦人奴,敢遽辭笞罵。
769
《楓橋與送者別》 明·張元凱
楓橋秋水綠無涯,楓葉滿樹紅于花。
萬里之行才十里,闔閭城頭尚堪指。
游子尊前淚濕衣,離心已逐片帆飛。
酒酣不識身為客,意欲元同送者歸。
77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774
《寄范伯修兵憲》 明·鄭琰
吹角營門擁大旗,白猿黃石佐兵機。
燕支月冷啼金鏃,?鵜泉清洗鐵衣。
戰馬到秋分陣牧,獵人穿燒射生歸。
郅都尚作云中守,衰草連天無雁飛。
775
《金陵元夕篇》 明·鄭之文
朱樓隱軫薄層霄,淥水縈堤蕩畫橋。
十里香風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無處無蕭鼓,佳麗名都較得數。
美酒留連拚十千,少年歡笑唯三五。
776
《漁陽老婦歌》 明·周忱
漁陽老婦白發多,去年歸自斡難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眾推許。
父母求婚來大都,朱門許嫁不須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樞副。
777
《王均章畫虞山圖》 明·周榘
中陽山人思超逸,圖寫江山用金碧。
滄海紅塵幾度飛,尚有人間留妙跡。
層巒萬疊煙霧浮,禪宮道院當山頭。
浮屠屹立遙漢外,危石正瞰清溪流。
778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779
《錢塘(二首)》 明·朱夢炎
萬戶煙銷一鏡空,水光山色畫圖中。
瓊樓燕子家家酒,錦浪桃花岸岸風。
畫舫舞衣回暮景,繡簾歌扇露春紅。
蘇公堤上垂楊柳,尚想重來試玉驄。
¤
* 關于尚衣的詩詞 描寫尚衣的詩詞 帶有尚衣的詩詞 包含尚衣的古詩詞(15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