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千年業,陶熔萬物功。藩垣龍節在,禁掖鳳池空。鹵簿蒙寒雨,銘旌揚曉風。太常草儀注,全似葬周公。
重位經三入,高年過七旬。有言皆為國,無日不憂民。溫樹蕭蕭影,甘棠漠漠春。遙知神德廟,配饗更何人。
國喪三臺首,家藏五廟尊。紀功誰秉筆,冊贈帝臨軒。盛德留千古,貞魂閉九原。皇情彌軫悼,天柱折昆侖。
麟喪虛靈囿,鳳衰空帝梧。陶熔存庶匯,霖雨潤寰區。舊疏同伊訓,遺章入禹謨。九原何所恨,猶未滅匈奴。
空留遺像在凌煙,誰繼堂堂命世賢。將相位高三十載,風云道合一千年。霖收傅說巖前雨,石隕媧皇補後天。見說吾君舉哀處,重瞳揮酒淚潺湲。
曾拜四章辭相府,又陳三表罷留司。朝廷年德劉仁軌,終始功名郭子儀。印鎖黃金塵暗澹,堂閑綠野草離披。吾君若念先朝舊,應似文貞御制碑。
忍聽咚咚窆鼓聲,笳簫鳴咽暮云凝。勛勞自合同蕭相,謚法還須比魏徵。曉月暗垂丹旐露,夜風輕觸繐帷燈。三川父老知何限,盡逐靈輀淚滿膺。
元老令終歸葬日,有司重奏輟朝時。駢羅鹵簿三公禮,告赴同盟五月期。何處更求廊廟器,是誰重作帝王師。商山副使偏垂淚,未報當年國士知。
懶即蓬來訪具茨,平分不費一錢貲。子綦隱幾而聞者,太白停杯以問之。螃蠏螯肥毋與事,琵琶調下莫題詩。是知二老回頭笑,不料清源有此奇。
自北及南捷徑行,冰廳消得此嘉名。且參光霽儒家景,誰管歌呼吏舍聲。碎安道琴時好淡,種文正竹話偏清。每聞酬倡皆皮陸,耄矣無因共膾鯨。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對床有約二蘇公,湖海何曾出處同。得似公家情繾綣,相看歲晚樂沖融。宛陵信是佳山水,公館悠然若翠蓬。吏散不妨談陸續,是非馬耳射東風。
聞說尚書至,歡聲沸道傍。饑民應復飽,暑氣頓成涼。此老今能幾,吾徒尚有望。略容對談麈,小緩理歸航。
之子博古今,妙年著儒冠。顧肯易戎服,屑為游徼官。未喜弓力武,尚愛虀鹽酸。紫面頰骨聳,赤心膽氣完。
曉開閶闔出絲言,共喜全才鎮北門。職重油幢推上略,榮兼革履見深恩。昔歲經過同二仲,登朝并命慚無用。
紫垣騶騎入華居,公子文衣護錦輿。眠閣書生復何事,也騎羸馬從尚書。
我為憲部入南宮,君作尚書鎮浙東。老去一時成白首,別來七度換春風。簪纓假合虛名在,筋力銷磨實事空。遠地官高親故少,些些談笑與誰同。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有個將軍不得名,唯教健卒喝書生。尚書近日清如鏡,天子官街不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