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塵生的詩詞(5794首)

    681 《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
    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寫山

    682 《尋山僧不遇作》 唐·李白

    石徑入丹壑,松門閉青苔。
    閑階有鳥跡,禪室無人開。
    窺窗見白拂,掛壁生塵埃。
    使我空嘆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遍山起,花雨從天來。
    已有空樂好,況聞青猿哀。
    了然絕世事,此地方悠哉。

    683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684 《感興六首》 唐·李白

    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
    宛轉入宵夢,無心向楚君。
    錦衾抱秋月,綺席空蘭芬。
    茫昧竟誰測,虛傳宋玉文。

    685 《魯東門觀刈蒲》 唐·李白

    魯國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揮鐮若轉月,拂水生連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貴龍須。
    織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娛。
    羅衣能再拂,不畏素塵蕪。

    686 《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唐·李白

    齊公鑿新河,萬古流不絕。
    豐功利生人,天地同朽滅。
    兩橋對雙閣,芳樹有行列。
    愛此如甘棠,誰云敢攀折。

    687 《題江夏修靜寺(此寺是李北海舊宅)》 唐·李白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濱。
    空庭無玉樹,高殿坐幽人。
    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
    平生種桃李,寂滅不成春。

    書信思念家人

    688 《贈段七娘》 唐·李白

    羅襪凌波生網塵,那能得計訪情親。
    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

    689 《冬日歸舊山》 唐·李白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冬天寫景勵志

    690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唐·李白

    醉騎白花馬,西走邯鄲城。
    揚鞭動柳色,寫鞚春風生。
    入郭登高樓,山川與云平。
    深宮翳綠草,萬事傷人情。

    691 《春感詩》 唐·李白

    茫茫南與北,道直事難諧。
    榆莢錢生樹,楊花玉糝街。
    塵縈游子面,蝶弄美人釵。
    卻憶青山上,云門掩竹齋。

    692 《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 唐·韋應物

    梁王昔愛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
    車馬平明合,城郭滿埃塵。
    逢君一相許,豈要平生親。

    693 《寄令狐侍郎》 唐·韋應物

    三山有瓊樹,霜雪色逾新。
    始自風塵交,中結綢繆姻。
    西掖方掌誥,南宮復司春。
    夕燕華池月,朝奉玉階塵。

    694 《閑居寄端及重陽》 唐·韋應物

    山明野寺曙鐘微,雪滿幽林人跡稀。
    閑居寥落生高興,無事風塵獨不歸。

    695 《西澗即事示盧陟》 唐·韋應物

    寢扉臨碧澗,晨起澹忘情。
    空林細雨至,圓文遍水生。
    永日無馀事,山中伐木聲。
    知子塵喧久,暫可散煩纓。

    696 《送李十四山東游(一作山人東游)》 唐·韋應物

    圣朝有遺逸,披膽謁至尊。
    豈是貿榮寵,誓將救元元。
    權豪非所便,書奏寢禁門。
    高歌長安酒,忠憤不可吞。

    697 《雜言送黎六郎(壽陽公之子)》 唐·韋應物

    冰壺見底未為清,少年如玉有詩名。
    聞話嵩峰多野寺,不嫌黃綬向陽城。
    朱門嚴訓朝辭去,騎出東郊滿飛絮。

    698 《送姚孫還河中》 唐·韋應物

    上國旅游罷,故園生事微。
    風塵滿路起,行人何處歸。
    留思芳樹飲,惜別暮春暉。
    幾日投關郡,河山對掩扉。

    699 《送常侍御卻使西蕃》 唐·韋應物

    歸奏圣朝行萬里,卻銜天詔報蕃臣。
    本是諸生守文墨,今將匹馬靜煙塵。
    旅宿關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識遺民。
    此去多應收故地,寧辭沙塞往來頻。

    邊塞寫景

    700 《送云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 唐·韋應物

    建中即藩守,天寶為侍臣。
    歷觀兩都士,多閱諸侯人。
    鄒生乃后來,英俊亦罕倫。
    為文頗瑰麗,稟度自貞醇。

    * 關于塵生的詩詞 描寫塵生的詩詞 帶有塵生的詩詞 包含塵生的古詩詞(57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