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塵源的詩詞(562首)

    101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102 《隴頭水》 唐·員半千

    路出金河道,山連玉塞門。
    旌旗云里度,楊柳曲中喧。
    喋血多壯膽,裹革無怯魂。
    嚴霜斂曙色,大明辭朝暾。
    塵銷營卒壘,沙靜都尉垣。
    霧卷白山出,風吹黃葉翻。
    將軍獻凱入,萬里絕河源。

    103 《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唐·徐堅

    星漢下天孫,車服降殊蕃。
    匣中詞易切,馬上曲虛繁。
    關塞移朱帳,風塵暗錦軒。
    簫聲去日遠,萬里望河源。

    104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盧照鄰)》 唐·王維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月彈。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松樹 一作:松徑)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云端。
    (白云端 一作:在云端)

    105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唐·王維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寫景向往隱居生活

    106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唐·王昌齡

    松間白發黃尊師,童子燒香禹步時。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
    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山觀空虛清靜門,從官役吏擾塵喧。
    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107 《驄馬》 唐·萬楚

    金絡青驄白玉鞍,長鞭紫陌野游盤。
    朝驅東道塵恒滅,暮到河源日未闌。
    汗血每隨邊地苦,蹄傷不憚隴陰寒。
    君能一飲長城窟,為報天山行路難。

    寫馬

    108 《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 唐·劉長卿

    山人今不見,山鳥自相從。
    長嘯辭明主,終身臥此峰。
    泉源通石徑,澗戶掩塵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斷壁,萬壑遍疏鐘。
    惆悵空歸去,猶疑林下逢。

    登高懷古抒情

    109 《武陵泛舟》 唐·孟浩然

    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
    莫測幽源里,仙家信幾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綠溪陰。
    坐聽閑猿嘯,彌清塵外心。

    110 《武陵泛舟》 唐·孟浩然

    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
    莫測幽源里,仙家信幾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綠溪陰。
    坐聽閑猿嘯,彌清塵外心。

    111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112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唐·李白

    王屋山人魏萬,云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
    乘興游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
    后于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113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唐·李白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斗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云鵬忽飛翻。

    游記登高理想景點

    114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115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116 《詠懷二首》 唐·杜甫

    人生貴是男,丈夫重天機。
    未達善一身,得志行所為。
    嗟余竟轗軻,將老逢艱危。
    胡雛逼神器,逆節同所歸。

    117 《秦州雜詩二十首》 唐·杜甫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
    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
    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
    西征問烽火,心折此淹留。

    118 《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唐·杜甫

    獨臥嵩陽客,三違潁水春。
    艱難隨老母,慘澹向時人。
    謝氏尋山屐,陶公漉酒巾。
    群兇彌宇宙,此物在風塵。

    119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 唐·崔何

    絕景西溪寺,連延近郭山。
    高深清扃外,行止翠微間。
    江澈煙塵靜,川源草樹閑。
    中丞健步到,柱史捷書還。
    一戰清戎越,三吳變險艱。
    功名麟閣上,得詠入秦關。

    高中古詩地名詠史

    120 《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 唐·顧況

    谷鳥猶呼兒,山人夕沾襟。
    懷哉隔生死,悵矣徒登臨。
    東門憂不入,西河遇亦深。
    古來失中道,偶向經中尋。

    * 關于塵源的詩詞 描寫塵源的詩詞 帶有塵源的詩詞 包含塵源的古詩詞(5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