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默而默,不言而言。鑿混沌樸,決崑崙源。萬像總持句,諸塵三昧門。法法心心成佛事,華華葉葉受春恩。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形分古佛家,氣出阿祖鼻。一根源既還,三昧塵全起。坦坦蕩蕩平等心,煒煒煌煌自然智。
須發老而覆霜,心念凈而發光。妙照混三世,幽靈空十方。口吞諸佛而不為大,舌拄梵天而不覺長。剎塵無間說,鷗鳥不亂行。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學絕與鄰,名生實賓。少年行腳事,老倒住山人。拄杖雖無二升米,虛空自有十方身。一機歷歷兮,三昧塵塵。
說得一尺,行得一尺。身非肉團,心如墻壁。用光眉十方,照世眼雙碧。諸塵三昧兮在我自然,萬像森羅兮與渠平出。
兀坐澗陰,潭空月沉。三乘乘外,一印印心。師子循行師子吼,旃檀圍繞旃檀林。諸塵說法諸塵聽,莫道無人為賞音。
性了有余,體含太虛。心空歷歷,道契如如。答響神居谷,隨緣井覷驢。向道塵塵住三昧,何妨觸處卷而舒。
理極非身,智明自神。三緣未作,一默含純。回途異類,出歷諸塵。彎彎月下漣漪水,剪剪風斜楊柳春。
明功借位,起幻入塵。百草頭邊有芳信,縱橫指點自家春。
默而靜專,體之妙全。情盡性傳,心空覺圓。閒閒游幻世,了了應塵緣。燈籠露柱渾機用,翠竹黃華總說禪。
塵凈無余,體明而虛。秋高夜永,河闊星疏。宛轉兼而到,偏圓卷復舒。媚川果若珠含蚌,應物何妨井覷驢。
身老而衰,根鈍且遲。霽冷河闊,天空斗垂。圓明三只目,受用兩莖眉。塵剎大千縱橫而妙觸,三尺丈六笑語而相隨。
說真不真,說似不似。拈轉舌頭提得鼻。家劫家風,衲僧田地。心心與祖相傳,佛佛見他出世。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云水老身,叢林陳人。發毛已雪,鼻氣猶春。平等應緣也心心佛佛,自然說法也剎剎塵塵。回途復妙,弄假像真。
丘壑精神,云水陳人。心燈不夜,道樹長春。珠胎養乎老蚌,龍雷躍於修鱗。爛爛光輝兮明白之窟,棱棱浪級兮桃華之津。莊嚴三昧,游戲諸塵。
靈靈而空,了了而融。正偏之機轉,佛祖之道同。玉井有月,冰壺無風。兒孫得力成家事,影現諸塵三昧中。
默默亡言,靈靈見根。鼓撾涂毒,香燒返魂。物物無心影受鏡,塵塵出礙聲逾垣。
默默而游,月冷天秋。靡靡而周,云行水流。身心無畔岸,機用有錐鉤。諸塵三昧縱橫句,分付之人拄杖頭。
妙了常存,幽靈不昏。偏正旋樞臼,離微見道根。微塵破處大經出,冷口開時諸佛吞。隨緣歷歷,得用門門。成褫家事,分付兒孫。
鑒之現像,谷之藏神。六門隨萬彙,三昧入諸塵。月通犀角暈,華到蜜房春。歷歷之機果明了,更嫌何處不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