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爾耳的詩詞(532首)

    241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242 《試長沙胡邦明墨》 宋·高吉

    墨卿溯源流,甄陶何遠矣。
    系出五大夫,殺身成人美。
    策勛凌煙閣,繇此著姓氏。
    開國從膠東,裂土封黑水。

    243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244 《龍淵》 宋·何耕

    門前大江河渺漫,昔人飲牛水為乾。
    水乾龍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
    魚暇玩侮娬獺笑,縱有靈怪誰當看。
    德人問舍壓我境,便爾筑室相遮欄。

    245 《戲聯食{潺氵換魚}體取其骨糜肉化之義》 宋·黃春伯

    何其秀且明,而況清以美。
    不醉將如何,無吟詎自己。
    凡與共此者,但須行樂耳。
    無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

    246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247 《功成亦賦短項翁詩復次其韻》 宋·李衡

    君不見仲淹居河汾,目營四海心六經。
    又不見子幼反田里,拊缶烏烏徒快耳。
    續經憤世雖自喜,豈識濁醪函妙理。
    皤然短項滑稽徒,卻笑兩翁非通儒。

    248 《從薛元法會食保福意軒得徑字》 宋·李薰

    春愁醉人心,灑面呼不醒。
    出門卻入門,兀兀度晨暝。
    昨游欣有得,水鏡謝磨瑩。
    豈惟勝紛華,頗復造禪定。

    249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250 《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詩》 宋·宋孝宗

    揖遜荷帝堯,寅恭五元祀。
    治道貴清靜,圣言有深旨。
    誰歌元首明,自得股肱喜。
    躋民期仁壽,距肯中道止。

    251 《悲二子聊句》 宋·蘇舜元

    有客自遠方,來以二子說。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細缺。
    鄰人苦其求,翳師久以決。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252 《題晉王大令保母帖》 宋·湯炳龍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后出爭瀾趨。
    一時耳目喜新畢,九原誰復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253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254 《紹興甲寅正月至吳文叟山莊》 宋·謝伋

    學士奔波方繞枝,隱者盤旋能避時。
    縈紆三徑襄枳棘,庇蔭萬木藏茅茨。
    常時理棹去城遠,先世卜筑無人知。
    高山為屏開錦鄉,清泉可鑒堆琉璃。

    255 《蟬》 宋·徐集孫

    高蹈槐梢與柳陰,爭鳴直到日西沉。
    初無識見偏容喙,不讀詩書卻好吟。
    風露細餐雖足飽,山林為計更宜深。
    所談幸爾非人事,逆耳從來欠賞音。

    256 《古詩贈方希直》 宋·葉見泰

    吾友方濟寧,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257 《題遺直軒》 宋·余淳禮

    二蘇翰墨仙,同謫百蠻里。
    時有田舍翁,結茅住行李。
    爾來三十年,聞名輒掩耳。
    天定能勝入,稍復蒙料理。

    258 《水簾》 宋·張灝

    朝來雨急飛瀑雄,黑云壓屋江掛虹。
    晚來雨定瀑亦小,散作水鏤鏘簾櫳。
    垂簾初似玉成綴,觸石但見珠跳空。
    嗟哉山泉一物耳,朝態莫狀不爾窮。
    乃知造物解戲人,千變萬化頃刻中。
    吾恐文章要如此,好把泉源驅筆鋒。

    259 《論語絕句一百首》 宋·張九成

    子路何嘗肯不情,從人姑爾事虛名。
    所行唯恐復聞耳,既已聞之且力行。

    260 《仙華重午》 宋·張森

    空山值端午,采蒲南澗濱。
    蒲生裹白石,澗水清粼粼。
    蟠根寸九節,服食能通真。
    采之不盈掬,土潔含芳辛。

    * 關于爾耳的詩詞 描寫爾耳的詩詞 帶有爾耳的詩詞 包含爾耳的古詩詞(5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