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爾聲的詩詞(1096首)
101
《課伐木》 唐·杜甫
長夏無所為,客居課奴仆。
清晨飯其腹,持斧入白谷。
青冥曾巔后,十里斬陰木。
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102
《別李義》 唐·杜甫
神堯十八子,十七王其門。
道國洎舒國,督唯親弟昆。
中外貴賤殊,余亦忝諸孫。
丈人嗣三葉,之子白玉溫。
108
《長江二首》 唐·杜甫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
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109
《示獠奴阿段》 唐·杜甫
山木蒼蒼落日曛,竹竿褭褭細泉分。
郡人入夜爭馀瀝,豎子尋源獨不聞。
病渴三更回白首,傳聲一注濕青云。
曾驚陶侃胡奴異,怪爾常穿虎豹群。
110
《曉望》 唐·杜甫
白帝更聲盡,陽臺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疊嶺宿霾云。
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
荊扉對麋鹿,應共爾為群。
111
《曉望》 唐·杜甫
白帝更聲盡,陽臺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疊嶺宿霾云。
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
荊扉對麋鹿,應共爾為群。
112
《呀鶻行》 唐·杜甫
病鶻孤飛俗眼丑,每夜江邊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側身,過雁歸鴉錯回首。
緊腦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狀。
哲理
113
《贈李十六》 唐·錢起
半面喜投分,數年欽盛名。
常思夢顏色,誰憶訪柴荊。
忽聽款扉響,欣然倒屣迎。
蓬蒿駐騶馭,雞犬傍簪纓。
115
《系樂府十二首·頌東夷》 唐·元結
嘗聞古天子,朝會張新樂。
金石無全聲,宮商亂清濁。
東驚且悲嘆,節變何煩數。
始知中國人,耽此亡純樸。
爾為外方客,何為獨能覺。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
116
《系樂府十二首·頌東夷》 唐·元結
嘗聞古天子,朝會張新樂。
金石無全聲,宮商亂清濁。
東驚且悲嘆,節變何煩數。
始知中國人,耽此亡純樸。
爾為外方客,何為獨能覺。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
117
《送薛秀才》 唐·皇甫冉
雖是尋山客,還同慢世人。
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野色春冬樹,雞聲遠近鄰。
郄公即吾友,合與爾相親。
118
《送薛秀才》 唐·皇甫冉
雖是尋山客,還同慢世人。
讀書惟務靜,無褐不憂貧。
野色春冬樹,雞聲遠近鄰。
郄公即吾友,合與爾相親。
119
《別李季友》 唐·王季友1
棲鳥不戀枝,喈喈在同聲。
行子馳出戶,依依主人情。
昔時霜臺鏡,丑婦羞爾形。
閉匣二十年,皎潔常獨明。
今日照離別,前途白發生。
* 關于爾聲的詩詞 描寫爾聲的詩詞 帶有爾聲的詩詞 包含爾聲的古詩詞(10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