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君初來時,相識頗未慣。但聞赤縣尉,不比博士慢。賃屋得連墻,往來忻莫間。我時亦新居,觸事苦難辦。
麟臺少監舊仙郎,洛水橋邊墜馬傷。塵污腰間青襞綬,風飄掌下紫游韁。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猶賴德全如醉者,不妨吟詠入篇章。
兩首新詩百字馀,朱弦玉磬韻難如。漢家丞相重征后,梁苑仁風一變初。四面諸侯瞻節制,八方通貨溢河渠。自從卻縠為元帥,大將歸來盡把書。
雨馀獨坐卷簾帷,便得詩人喜霽詩。搖落從來長年感,慘舒偏是病身知。掃開云霧呈光景,流盡潢污見路岐。何況菊香新酒熟,神州司馬好狂時。
低腰復斂手,心體不遑安。一落風塵下,方知為吏難。公事與日長,宦情隨歲闌。惆悵青袍袖,蕓香無半殘。
適我一簞孤客性,問人三十六峰名。青云無忘白云在,便可嵩陽老此生。
送別哀愁
瑣文結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閑。鱗蹙翠光抽璀璨,腹連金彩動彎環。已應蛻骨風雷后,豈效銜珠草莽間。知爾全身護昆閬,不矜揮尾在常山。
罷草王言星歲久,嵩高山色日相親。蕭條雨夜吟連曉,撩亂花時看盡春。此世逍遙應獨得,古來閑散有誰鄰。
載書攜榼別池龍,十幅輕帆處處通。謝脁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江村夜漲浮天水,澤國秋生動地風。飽食鲙魚榜歸楫,待君琴酒醉陶公。
稍憐公事退,復遇夕陽時。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籬。吟懷滄海侶,空問白云師。恨不相從去,心惟野鶴知。
時節雖同氣候殊,不積堪薦寢園無。合充鳳食留三島,誰許鶯偷過五湖。苦筍恐難同象匕,酪漿無復瑩玭珠。金鑾歲歲長宣賜,忍淚看天憶帝都。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生活
事簡開樽有逸情,共忻官舍月華清。每慚花欠河陽景,長愧琴無單父聲。未泰黎元慚曠職,縱行謙直是虛名。與君盡力行公道,敢向昌朝俟陟明。
湘浦懷沙已不疑,京城賜第豈前期。鼓聲到晚知坊遠,山色來多與靜宜。簪屨尚應憐故物,稻粱空自愧華池。新詩問我偏饒思,還念鷦鷯得一枝。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老去何妨從笑傲,病來看欲懶朝參。離腸似線常憂斷,世態如湯不可探。
少卿真跡滿僧居,只恐鐘王也不如。為報遠公須愛惜,此書書后更無書。
畫角梅花曲未終。霜嚴飛落五更風。誰知林外雞三唱,推出紅輪海上峰。官一品,祿千鐘。此時分付荷重瞳。更教賜子云南境,絕勝湖邊九里松。
憶舊抒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