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少東家的詩詞(765首)

    181 《簡黎生生時旅寓郡庠》 宋·胡寅

    雨多杖藜阻,室邇言少賒。
    示病今如何,起居諒能佳。
    小市禁宰割,每無魚與蛙。
    何以侑旅食,頃當羹莧茄。
    在昔多貧師,況自接東家。
    藥物有所缺,諭我心莫遐。
    明日能相遇,煮茗看荷花。

    182 《石室》 宋·李石

    來為人所愛,去為人所思。
    君看文與高,慈惠蜀之師。
    至今窟中像,凜凜建立時。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鄉祠。

    183 《次贈少微兄韻》 宋·樓鑰

    汪樓比屋古城隅,彼此清貧不愿余。
    南阮諸賢今有幾,東床佳婿竟誰如。
    歸鄉年亦非全老,對酒情猶未覺疏。
    來往兩家無倦色,此身端合老犁鋤。

    184 《題少潛兄得閑》 宋·樓鑰

    亭下水吞空,輕舟處處通。
    閑情誰得似,逸興更何窮。
    詩社率相過,醉鄉時一中。
    我家元不遠,只在小橋東。

    185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186 《講稿公妓飲問政堂有誚予不來者借韻呈司戶同》 宋·虞儔

    東家誰念我累然,慚愧何曾十萬錢。
    病骨那禁三伏熱,長眉空負十分妍。
    睡涼喜有青奴伴,藥瞑頻呼赤腳煎。
    閣束簞瓢緣少味,非關辟穀要求仙。

    187 《送同少野赴華藏寺二首》 宋·陳著

    絮帽蒙頭太白峰,忽然霹靂起虛空。
    遁庵強出本心退,荼毒高遷好樣同。
    南北云山十年夢,東西浙水一家風。
    無邊福量如何說,龍象都歸禽縱中。

    188 《題西施拜心圖》 宋·姚勉

    紵羅山頭浣紗余,酥胸嬌擁擁顰不舒。
    高軒直蓋填寒閭,東家少婦羞弗如。
    越宮選進吳王側,光照姑蘇春奪色。
    鴟夷心痛痛更深,亦自顰眉但憂國。

    189 《寓所二首(丁酉二月)》 明·袁凱

    草閣閑庭春水邊,雨蒲風柳自紛然。
    鄰翁對客還爭席,水鳥依人欲上船。
    西北朝廷無使節,東南城郭有烽煙。
    老夫避地非游說,正少蘇家二頃田。
    ¤

    190 《贈宋悌芬[淇]君索觀談藝錄稿》 當代·錢鐘書

    微言妙質得認如,年少東來信起予。
    將母嘔心休覓句,紹翁剖腹肯留書。
    人癯恰辦竹兼肉,文古能窮柳貫魚。
    疏鑿詩中慚出手,君家緒有茗香馀。

    191 《大熱息於官亭》 宋·孔武仲

    大暑投官亭,堂皇已頹折。
    盤桓倚門戶,坐以一筦席。
    昊天多清風,至此何慳惜。
    及我無分寸,揮汗已盈尺。

    192 《師永錫家青神喜紅花堰興作詩因次韻》 宋·晁公溯

    終歲辛勤農在野,邊頭亦聞軍茇舍。
    指揮郡縣催挽輸,兼作葦蒲收{上厭下木}柘。
    諸將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誰暇議。
    兵多食少將奈何,請君往問司徒銳。

    193 《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 宋·戴表元

    東南典藩材,朱戶賢第一。
    天生好兒郎,玉筍森六七。
    俱能弄文翰,那教逾戶室。
    伯也秀英英,珊瑚映初日。

    194 《張約齋生日》 宋·釋寶曇

    何年麒麟飛上天,下視平地為秦川。
    九關虎豹不敢去,為作南渡中興年。
    扶持斯文一鳴世,金鐘大鏞方在懸。
    百年人物有如此,舊山喬木今依然。

    195 《東歸留別幕中同舍》 宋·孫應時

    我家客星里,少小釣寂寞。
    推遷墮塵綱,世味終然薄。
    萬里攜一身,俛仰嘆今昨。
    抖擻萊子衣,歸歟老林壑。

    196 《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 宋·王洋

    與君同酸苦,思得一散愁。
    散愁何所適,共作郭外游。
    是時窮冬節,寒歲未肯收。
    茫茫一望間,豐瑞彌阡疇。

    197 《泊浙江東岸次斗山韻》 宋·楊公遠

    渺渺江空闊,停帆首屢回。
    漁家編葦荻,蜃氣幻樓臺。
    逸少亭應在,鴟夷棹不來,一鉤新月上,時把篾篷推。

    198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99 《促織》 清·蒲松齡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
    令以責之里正。
    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

    高中文言文敘事小說抒懷憤懣

    20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少東家的詩詞 描寫少東家的詩詞 帶有少東家的詩詞 包含少東家的古詩詞(7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