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小龍子的詩詞(649首)

    161 《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 宋·王之道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歲旱風塵昏。
    十年廢放臥巖壑,名雖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霽,雨轉為淫暘轉熾。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訝天心異人意。

    162 《送張龍圖赴益州》 宋·強至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親問治才長。
    輔臣皆曰明公可,出守當令遠俗康。
    擁節兩川曾不擾,剖符千里定為良。
    圖書溢目延丹禁,印綬垂腰制一方。

    163 《贈吳子隆》 宋·陳造

    詩到吳侯信崛奇,汗顏飛動可容追。
    小揮夢里五色筆,吟作人間黃絹辭。
    滿耳龍鸞嘯空曠,驚人雨雹散雷搥。
    相如氣壓鄒枚倒,未覺樽前運思遲。

    164 《和李子揚題龍源田舍》 宋·胡寅

    舊隱今何許,新宮定幾間。
    經塵昏北道,青壁睨南山。
    若擬崧和潁,猶勝蒯與菅。
    君方二頃得,我愛一生閒。

    165 《和游子嘆》 宋·廖行之

    前年春種方萌蘗,我喜群來屐幾折。
    今年湖田農正忙,君從伯氏聽漁榔。
    平生四海饒足力,到處哦詩不虛日。
    高懷一笑無心壇,暮秣燕冀朝吳餐。
    從渠小知但莽蒼,羈馽維絡游龍顙。
    男兒遇合自有秋,此志寧為溫飽休。

    166 《送陳子云通判》 宋·葉適

    三月召龍頻鼓鑼,喜作小雨恨不多。
    移苗未了君已去,更借后福書歸禾。

    167 《夜泛》 宋·蘇泂

    澄波湛湛接新秋,月子波心印一鉤。
    荷葉亂花看不見,夜深時有小龍游。

    168 《子大有游東山之約以詩相趣因次其韻》 宋·王炎

    今昔東山約略同,但無紅袖肯相從。
    不妨小試游山屐,困訪骙骙陸士龍。

    169 《小重山·堪嘆環中這只牛》 元·王哲

    堪嘆環中這只牛。
    龍門角子穩,騁風流。
    身如潑墨潤如油。
    貪斗壯,牽拽不回頭。
    苦苦幾時休。
    力筋都使盡,臥犁溝。
    被人嫌惡沒來由。
    閑水草,難免一刀憂。

    170 《徐子修畫山水歌》 明·袁凱

    夏家高堂生晝寒,徐卿畫圖墨未干。
    深山大澤貯煙霧,黑處似有龍蛇蟠。
    襄陽小米師董原,妙處不受繩墨牽。
    頃刻萬里皆自然,房山尚書世稱賢。

    171 《詩送韓簡仍學官于臨浦呈勸其重修四子祠》 宋·王铚

    昔游臨浦春正濃,小江縈委如無窮。
    花浮千林錦繡幄,舟揚萬頃玻璃風。
    西施故鄉擅佳麗,會稽秀氣藏華稼。
    是時山晴見真色,落日西南千萬峰。

    172 《招子昂飲歌》 宋·戴表元

    與君相逢難草草,與君相逢苦不早。
    人生何處小泥涂,此日飄零武林道。
    武林城中馬如云,閉屋狂歌人不聞。
    狂歌自笑君亦笑,依然狂絕不如君。

    173 《新開小軒晁子西有詩以韻答之二首》 宋·郭印

    我無先世英,敢望燕臺筑。
    譬如坎井蛙,拘虛徒窘束。
    又如鷦鷯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聞公卿,跡非侶樵牧。

    174 《船子和尚贊》 宋·釋慧遠

    風卷云天小艇斜,煙波深處作生涯。
    絲綸掣斷雙關手,抉出驪龍眼裹沙。

    175 《小師智臨禪客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云石雪松,歲寒之友從;曉月霜鐘,清白之音容。
    自樂也村歌社舞,平懷也牧笛歸農。

    176 《陳良臣之子正功肯學能文求余印可》 宋·曾豐

    學探玉甃千仞井,筆找龍文百斛鼎。
    歸根可以后冥莖,發刃難于先肯綮。
    點鐵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一案孔門重勘結,小圓為賜大為參。

    177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178 《天問》 先秦·屈原

    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楚辭

    179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180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辭賦精選寫人諷喻

    * 關于小龍子的詩詞 描寫小龍子的詩詞 帶有小龍子的詩詞 包含小龍子的古詩詞(6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