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小比的詩詞(714首)

    421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422 《雜感十首(崇禎元年)》 明·于鑒之

    扃門非敢傲鄰比,只是平生最自知。
    小賦不須通狗監,微才何用造牛醫。
    莼絲乍可牽吳興,蕙服終難釋楚悲。
    莫訝經年無快接,秋蛾春蝶有須眉。
    ¤

    42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424 《惱公詩題游春士女圖》 明·張璨

    眉黛彎新月,瞳人剪碧波。
    態濃娃館妓,腰細楚宮娥。
    緩踏金蓮步,新翻《白雪》歌。
    輕顰迷下蔡,妙舞絕陽阿。

    425 《和劉怡溪觀漲韻酬鄧子高龔進甫三首》 明·趙貞吉

    河上有丈人,習水如抱子。
    視身如虛空,觀物比駢指。
    持念入平等,會物為己矣。
    丈人視吾儂,奚啻小螻蟻。
    能嗤垤中海,來哂矜秋水。

    426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427 《和鐵厓《西湖竹枝》 明·周南老

    采菱女兒新樣妝,瓜皮船小水中央。
    郎心只如菱剌短,妾情謾比藕絲長。

    428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429 《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唐·王維

    解薜登天朝。
    去師偶時(一作將)哲。
    豈惟山中人。
    兼負松上月。

    430 《讀張籍古樂府》 唐·白居易

    張君何為者?業文三十春。
    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
    為詩意如何?六義互鋪陳。
    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

    431 《和除夜作》 唐·白居易

    君賦此詩夜,窮陰歲之余。
    我和此詩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顏狀改,病覺肢體虛。
    頭上毛發短,口中牙齒疏。

    孤獨

    432 《故李承誠之待制六丈挽詞》 宋·蘇軾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棟姿。
    天驥墮地走,萬里端可期。
    世無阿房宮,可建五丈旗。
    又無穆天子,西征燕瑤池。

    433 《送黃師是赴兩浙憲》 宋·蘇軾

    世久無此士,我晚得王孫。
    寧非叔度家,豈出次公門。
    白首沉下吏,綠衣有公言。
    哀哉吳越人,久為江湖吞。

    434 《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 宋·蘇軾

    小冠白疊步東園,元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猶似窄,八周御魅訖能旋。
    道如韓子頻離世,文比歐公復并年。
    我不銜恩畏清議,束芻難致淚潸然。

    435 《梅圣俞詩集中有毛長官者今于潛令國華也圣俞》 宋·蘇軾

    詩翁憔悴老一官,厭見苜蓿堆青盤。
    歸來羞澀對妻子,自比鲇魚緣竹竿。
    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黃紬。
    更將嘲笑調朋友,人道彌猴騎土牛。

    436 《秦少游夢發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之柩是歲發首》 宋·蘇軾

    君看三代士執雉,本以殺身為小補。
    居官死職戰死綏,夢尸得官真古語。
    五行勝己斯為官,官如草木吾如土。
    仕而未祿猶賓客,待以純臣蓋非古。

    437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438 《答任師中家漢公(一題: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 宋·蘇軾

    先君昔未仕,杜門皇祐初。
    道德無貧賤,風采照鄉閭。
    何嘗疏小人,小人自闊疏。
    出門無所詣,老史在郊墟。

    439 《悼朝云詩(并引)》 宋·蘇軾

    紹圣元年十一月,戲作《朝云詩》。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棲禪寺松林中東南,直大圣塔。
    予既銘其墓,且和前詩以自解。
    朝云始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

    440 《可嘆》 唐·杜甫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 關于小比的詩詞 描寫小比的詩詞 帶有小比的詩詞 包含小比的古詩詞(7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