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小材的詩詞(261首)

    21 《送王端材以宣諭屬官入川》 宋·朱翌

    使星入蜀動佳占,幕府謨謀要子參。
    天下兵戈連歲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經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駐驂。
    想見梅黃飛雨里,前旌已在百花潭。

    22 《小萬戶射虎行》 元·楊維楨

    邊城秋氣勁折膠,草枯燎發風蕭蕭。
    將軍校射出細柳,馬上箭落雙飛雕。
    須臾吼地窮獸急,將軍匹馬電弗及。
    疾蹄迸落沖虎過,白羽穿喉虎人立。

    23 《予官將滿婢子始植小柏於堂下因感而書》 宋·強至

    孤根初掘出巖隈,赤腳殷勤手自栽。
    翠葉未成官秩滿,清陰別待主人來。
    階墀好養今朝操,梁棟須歸異日材。
    猶勝夭桃情意薄,劉郎去后始花開。

    24 《留題材曾丞道堂》 宋·李彌遜

    陰陰翠竹銷虛堂,竹外青山半出墻。
    七尺龍牙消白晝,便應題作小秋霜。

    25 《和鄧成材五絕》 宋·鄧肅

    酒兵招我破愁城,頓覺春風拂面生。
    卻迫豺狼飛小艇,當知捩手又翻羹。

    26 《念欲春游春既莫矣而在伯微恙不近杯勺作小詩》 宋·趙蕃

    屢有一杯約,況今三月來。
    屬君繙藥裹,而我欠詩材。
    楚塞稀紅蕊,僧坊剩綠苔。
    幾時能出郭,分韻與徘徊。

    27 《小重山·失笑迷陰化不來》 元·王哲

    失笑迷陰化不來。
    愚玩心鎖硬,怎生開。
    直饒富貴沒殃災。
    天年限,終久落輪回。
    鬼使早相催。
    兒孫難替得,有何推。
    恁時悔恨哭聲哀。
    方知道,學道是仙材。

    28 《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韻得里字》 宋·方回

    奠國荷隆棟,扶世納夷軌。
    勛。
    勛庸書盟府,名氏垂信史。

    29 《女色無定美贈卿材》 宋·李覯

    女色無定美,寵至美則多。
    士才無定稱,用顯稱已過。
    長字小家子,粲粲秋池荷。
    性慧不覺恥,母憐不加訶。

    30 《哭亡友胡達材》 宋·孫應時

    嗟我論交重,相知照膽明。
    十年離合地,今日死生情。
    驚定心猶碎,悲來小獨傾。
    絕憐江上夢,一一話生平。

    31 《寄題材永新顧成這粟庵》 宋·王洋

    學詩學禮孱已文,種花種竹居不貧。
    門閭正可務廣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結庵名粟亦何寄,口不盡言知有意。
    鹍鵬羽翼自垂天,蜩與飛鳴有馀地。

    32 《湖上用王茂材同年韻》 宋·喻良能

    木落長空凈,秋深爽氣多。
    澹煙浮遠樹,晶日泊平蓑。
    小艇浮深碧,孤筇曳慢坡。
    菊花簪雪鬢,桑落滟金荷。
    妙興追潘岳,清游軼永和。
    何當命菱角,唱我醉時歌。

    33 《相和歌辭·估客樂》 唐·元稹

    估客無住著,有利身即行。
    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無不營。

    樂府婦女思念

    34 《舞曲歌辭·公莫舞歌》 唐·李賀

    方花古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
    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
    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思鄉思歸

    35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唐·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
    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
    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宮廷生活茶葉

    36 《將赴朔方軍應制》 唐·張說

    禮樂逢明主,韜鈐用老臣。
    恭憑神武策,遠御鬼方人。
    供帳榮恩餞,山川喜詔巡。
    天文日月麗,朝賦管弦新。

    37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 唐·岑參

    漢中二良將,今昔各一時。
    韓信此登壇,尚書復來斯。
    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
    錯落北斗星,照耀黑水湄。

    送別抒情寫云

    38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唐·高適

    少時方浩蕩,遇物猶塵埃。
    脫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單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
    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

    39 《惡樹》 唐·杜甫

    獨繞虛齋徑,常持小斧柯。
    幽陰成頗雜,惡木剪還多。
    枸杞因吾有,雞棲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長漫婆娑。

    40 《題孟中丞茅閣》 唐·元結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
    亭亭最高處,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猶在,蒼蒼數十株。
    垂陰滿城上,枝葉何扶疏。

    * 關于小材的詩詞 描寫小材的詩詞 帶有小材的詩詞 包含小材的古詩詞(2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