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小支的詩詞(335首)

    321 《記游自次前韻》 宋·方回

    百歲十分過七分,僥幸古來所希有。
    尋壑經丘詎得知,揣謂偷閒問花柳。
    未暇扶杖支疲癃,每羞照鏡現老丑。
    商洛隱遁似輩行,幽并游俠豆朋耦。

    322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323 《次何耕道韻》 宋·郭印

    壯歲已倦游,況今老大時。
    素交久離索,勞思何可支。
    夫子晚識面,迥非塵中姿。
    高言風凜凜,直氣山巍巍。

    324 《再次士特韻》 宋·李處權

    愛君直似朱絲繩,遇物可折不可曲。
    三仕無喜已無慍,肯學時人走巫下。
    平生不作吠堯事,乘矢猶聞去其鏃。
    至今莫可奸以私,尊視正冠何太肅。

    325 《和人子夜四時歌》 宋·李復

    蕭蕭庭下柳,曾學舞腰支。
    秋風吹暮夜,半落小蛾眉。
    人生自無定,空歎葉辭枝。

    326 《剡源山房》 宋·釋文珦

    茅屋小於船,寒宵此會偏。
    苦吟因青得,幽思與閒便。
    斷壁棲云氣,虛窗閉篆煙。
    帖殘重補畫,琴老不勝弦。

    327 《曝背》 宋·釋文珦

    老知身是患,萬事不關心。
    曝背茅檐下,孤猨時一吟。
    白云同去住,青壁共幽深。
    小嶺尤堪隱,難尋支道林。

    328 《和丘與權秘校詠寶寄林成之進士》 宋·蘇頌

    天下豈無寶,此寶常曠乏。
    渾然肖天質,不與璆璠雜。
    萬產蓄精粹,百靈常護押。
    天王得而興,人事留豈盍。

    329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330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331 《枯柏》 宋·王洋

    齋前兩柏樹,其大皆十圍。
    我初營屋時,正與兩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籬。
    相去十步間,當夏無炎曦。

    332 《芳溪閒步》 宋·楊公遠

    竹杖芒鞋度斷岡,崎嶇小逕繞寒塘。
    野梅照水初含白,山菊支霜未委黃。
    對景每番成感慨,把杯幾度放疎狂。
    此生但只安吾分,無辱無榮壽且康。

    333 《題馮行之雙溪書房》 宋·曾豐

    雁峰之水蒸若湘,虎城之水貢若章。
    雙水朝宗氣浩浩,諸生讀書聲瑯瑯。
    葛溪支派小雙水,馮君領會水之理。
    東西決流二本非,左右逢原兩端是。
    開窗觀瀾參浴沂,涵泳無往非圣涯。
    水哉水哉不盡意,歸歟歸歟有余師。

    334 《望岳》 宋·曾豐

    方岳分為五太宗,江南崒嵂祝融峰。
    中天自立如皇極,支嶠相歸若附庸。
    湖不多浮為所鎮,斗猶小退避其衡。
    太高要以卑為德,七十二君休更封。

    335 《袁生行贈袁孟逸》 明·王稚登

    袁生袁生,爾何玩世愛學嚴君平。
    藏名在卜肆,朝取撲滿錢,夕抱鴟夷醉,朱門招之謝弗往
    ,西寺東鄰留且住。
    已將白象即心調,更借青蓮為法喻。

    * 關于小支的詩詞 描寫小支的詩詞 帶有小支的詩詞 包含小支的古詩詞(3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