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小掛千的詩詞(145首)

    61 《芰荷香(中秋)》 宋·史浩

    過橫塘。
    見紅妝翠蓋,柄柄擎香。
    月娥有意,暮靄收盡銀潢。
    一輪高掛,且放同、千里清光。

    62 《括滿江紅》 宋·林正大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獨。
    揩病眼、佳人何許。
    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貴,朱唇滯酒紅生肉。

    63 《游涇川水西寺蕳葉八宣慰劉七都事章卞二元師》 明·宋濂

    水陸行兼旬,招搖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癡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閉。
    涇川名漢縣,寶勝標唐寺。

    64 《天游峰》 宋·魏麟一

    冰海濯足來天游,萬里云氣隨青牛。
    盤車沾沾星斗濕,手卷風雨藏金甌。
    玲瓏珊瑚樹,記得西王母掛玉鉤。
    幾時化作小玉船,一葉蕩蕩隨天流。

    65 《游處州石門洞賦長句二十韻》 宋·徐恢

    我聞石洞今幾年,一朝來系秋風船。
    大船膖肛小船遠,漁舟替涉幽澗泉。
    拖舟上上抵砂礫,更與略彴相夤緣。
    黃冠道士衣翩翩,殷勤為我臨澗邊。

    66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67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
    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
    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語發涕,誓出按撫除睽乖。

    68 《云游歌》 宋·白玉蟾

    嘗記得洞庭一夜雨,無蓑無笠處。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許檐頭住。
    又記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凍得皮迸血,

    69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70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71 《題張公文潛詩卷一首》 宋·蘇籀

    群才奔正始,辦論軼髯卿。
    諸老力推轂,斯文有定評。
    龍旗叔孫氏,金筆左丘明。
    杕杜嘗嗤點,椒蘭足陷傾。

    72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唐·任希古

    豐野光三杰,媯庭贊五臣。
    綈緗歌美譽,絲竹詠芳塵。
    圣歷開環象,昌年降甫申。
    高門非舍筑,華構豈垂綸。

    73 《南海亂石山作》 唐·杜審言

    漲海積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傳稱亂石,圖典失其事。
    懸危悉可驚,大小都不類。
    乍將云島極,還與星河次。

    74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唐·杜審言

    六位乾坤動,三微歷數遷。
    謳歌移火德,圖讖在金天。
    子月開階統,房星受命年。
    禎符龍馬出,寶箓鳳凰傳。

    宮廷生活茶葉

    75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76 《送靈師》 唐·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
    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77 《寄荊娘寫真》 唐·李涉

    章華臺南莎草齊,長河柳色連金堤。
    青樓曈曨曙光蚤,梨花滿巷鶯新啼。
    章臺玉顏年十六,小來能唱西梁曲。

    78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 唐·杜牧

    敬亭山下百頃竹,中有詩人小謝城。
    城高跨樓滿金碧,下聽一溪寒水聲。
    梅花落徑香繚繞,雪白玉珰花下行。

    79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 唐·杜牧

    敬亭山下百頃竹,中有詩人小謝城。
    城高跨樓滿金碧,下聽一溪寒水聲。
    梅花落徑香繚繞,雪白玉珰花下行。

    80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唐·李咸用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
    老去轉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
    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 關于小掛千的詩詞 描寫小掛千的詩詞 帶有小掛千的詩詞 包含小掛千的古詩詞(1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