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將送的詩詞(188首)

    141 《喬職方將赴闕詔領河東轉輸再成長句送之》 宋·魏野

    河東控塞詔通儒,二十馀州系慘舒。
    位列九天應自致,權除兩地更誰如。
    薦賢表想殷勤發,詠物詩應取次書。
    不為龍鐘頭半白,好拋泉石從軒車。

    142 《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 宋·張舜民

    關塞煙塵二十秋,適持使節海山頭。
    行衙到處皆如寺,按部經年不離舟。
    公舉所知當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
    若論安便無加此,祇恐旁求第一流。

    143 《送鞠十二朝散將漕二浙》 宋·張舜民

    聞說長安苦戴星,公家無補祇勞形。
    每思肥羜心先寫,今見淮山眼自青。
    豈乏尋常將漕輓,好留人物為朝廷。
    四明久已無狂客,欲問天工乞箳篂。

    144 《送比部孫郎中將漕二浙》 宋·張舜民

    前朝使節擁朱軒,乃是君家小狀元。
    不獨官資如令祖,更將學術付賢孫。
    上供旋搗新禾米,行部時驚舊水痕。
    游遍天臺便歸好,喬松翠竹滿青門。

    145 《丙戌歲將赴京師途中送徐明德歸鎮江》 明·劉基

    疲馬懷空櫪,征衣怯路塵。
    那堪遠游子,復送欲歸人。
    月滿西津夜,花明北固春。
    論文應有日,話別莫悲辛。

    146 《送何圣從龍圖將漕河東》 宋·王珪

    平明捧詔未央宮,全晉山河九曲東。
    官著繡衣驚曼倩,文傳錦里壓揚雄。
    紅旌照日鄰天上,玉劍橫秋入塞中。
    每下銀臺南畔路,風塵那復舊時同

    147 《張守送羊羔酒將以三絕次韻答之》 宋·陳造

    生嘗跪乳資名教,死去遺芳謚碧香。
    洗盞開嘗吾未敢,稱冤肯入菜羹腸。

    148 《張守送羊羔酒將以三絕次韻答之》 宋·陳造

    小槽清凝帶羶香,釀法知非羸角羊。
    拜賜未辭乾講舌,呼兒留得薦蒸嘗。

    149 《張守送羊羔酒將以三絕次韻答之》 宋·陳造

    甕中別作一家春,羒羜微生得效珍。
    少貸陶家煎雪水,更論徐邈對賢人。

    150 《智道者入閩作大緣事一住數年將歸以偈送之》 宋·李彌遜

    道者南行作勝緣,下窮有際上諸天。
    卻來踏著銅峰路,可惜虛拋買屐錢。

    151 《嗣知客遠訪筠溪留旬馀將歸以偈送之》 宋·李彌遜

    剝啄君來破郁陶,解包相對煮溪毛。
    一坡修竹無窮意,可但靈云只見桃。

    152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久聞韶鴨有靈蹤,首尾俱輕快御風。
    公獨惠然持見贈,應知野性與余同。

    153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興在江湖萬里間,洿池一曲豈能安。
    今朝來我西湖上,眼底陡驚天地寬。

    154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湖光深處恣沉浮,未讓波間鷺與鷗。
    舊侶此時應羨汝,欲來相就苦無由。

    155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朝朝兩兩下平沙,添得湖中景趣嘉。
    碧卵從今生育去,便堪裝點作漁家。

    156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投跡山林不厭深,老來寧復計升沉。
    水禽得得來相伴,應識幽人一片主。

    157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初來便自與人宜,相近相親自在飛。
    底事悠然無畏忌,也知老子久忘機。

    158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韻》 宋·吳芾

    雖是微禽亦美觀,豈無繒弋欲相干。
    不須更起高飛念,且向湖中戢羽翰。

    159 《耿曼老將命鄉邦見過匆遽言別復作詩送之》 宋·吳芾

    我方退老湖山上,混跡漁樵甘放浪。
    親舊凋零會面稀,與君亦復成疏曠。
    何期擁節到鄉邦,得得驅車肯迂訪。
    開門倒屣笑相迎,盡室歡忻無此況。

    160 《送林子方吏部將漕江東》 宋·樓鑰

    光堯三紀煥文章,寶閣岧嶤謹秘藏。
    寓直到君才第四,皇華禮樂遠增光。

    * 關于將送的詩詞 描寫將送的詩詞 帶有將送的詩詞 包含將送的古詩詞(1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