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將帶的詩詞(905首)

    721 《挽方岳倅》 宋·劉克莊

    昨解巴陵紱,將尋洛社盟。
    璧埋真可惜,玉立尚如生。
    舊轍冰天遠,新塋雪瀨清。
    惟應帶來鶴,解作斷腸聲。

    722 《探梅》 宋·曾幾

    幅巾芒鞋筇竹策,踏遍山南與山北。
    雪含欲下不下意,梅帶將開未開色。
    繞樹三匝且復去,前村一枝應可摘。
    丁寧說似水邊人,從今日報花消息。

    723 《收復河湟故地》 宋·文同

    啞兒峽西山已塵,馱金輦帛無斷群。
    河湟故疆盡收復,解辮厥角歸如云。
    堂中玉帶賜丞相,隴外金節酬將軍。
    唐兵萬里若日月,請作古今人未聞。

    724 《送周介之學士通判定州》 宋·文同

    紫垣之東藩,群宇合四翼。
    天家積圖只,編簡何萬億。
    介之才藝選,此地典文墨。
    縱橫四部內,騁驟千古力。

    725 《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宋·文同

    先人有敝廬,涪水之東邊。
    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
    是時五六月,赤日烘遙天。
    山川盡糝燥,草木皆焦燃。

    726 《積雨喜霽》 宋·陳與義

    積雨得一晴,開窗送吾目。
    疊云帶余憤,遠樹增新綠。
    天公信難料,變化雜神速。
    夕霞盡意紅,詰朝固難卜。

    727 《送司農少卿杜起莘出守遂寧》 宋·周必大

    識公七年前,青衫騎破韉。
    送公七年后,金章大州守。
    窮達反掌耳,置之勿復論。
    憶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728 《曾無疑以長韻送金橘時已暮春次韻》 宋·周必大

    荼醾殿春枝滿霜,盧橘熟夏今乃黃。
    彈丸煌煌照坐光,老叟驚詫見未嘗。
    客言采果孟冬月,剖竹為符帶蒼雪。
    包之赫蹄滿貯中,纏以絲枲外合節。

    729 《二月十七日葛守錢粹出所和胡邦衡羊羔酒詩再》 宋·周必大

    德似羊羔春共頒,政如醇酎野多歡。
    屬厭靖節杯中物,屢費將軍竹里槃。
    疇昔調饑惟飲濕,祗今軟飽不言寒。
    唱酬妍麗歸公等,自笑梅翁語帶酸。

    730 《楊廷秀秘監萬花川谷中洛花甚富乃用野人韻為》 宋·周必大

    萬花川谷第芳菲,也許湘靈媵伏妃。
    翠葉迎風牽荇帶,紅綃浴日濕宮衣。
    共船不妒龍陽釣,警乘猶疑洛渚飛。
    誰把荒園一魚目,換將五十六珠歸。

    731 《羅察院父瑞桂堂》 宋·洪咨夔

    老仙方寸長黃芽,百順薰蒸到物華。
    移得廣寒宮裹種,開將后土廟中花。
    詩書根帶圣賢脈,忠孝馨香今古牙。
    富貴儻來余事耳,化工深意屬君家。

    732 《仁宗皇帝挽詞七首》 宋·蔡襄

    攢宮開七月,隧路閉千秋。
    地帶三川拆,天含萬國愁。
    鳥云知圣沒,龍駕想神游。
    厚祿將無報,慚恩更白頭。

    733 《觀南北朝吟》 宋·邵雍

    方其天下分南北,聘使何嘗絕往還。
    偏霸尚存前典憲,小康猶帶舊腥膻。
    洛陽雅望稱崔浩,江表奇才服謝安。
    二百四年能并轡,謾將夷虜互為言。

    734 《侍宴樂游苑餞呂僧珍應詔詩》 南北朝·沈約

    丹浦非樂戰。
    負重切君臨。
    我皇秉至德。
    忘己用堯心。

    735 《少監三首》 唐·貫休

    器琢仙珪美有余,席珍國寶比難如。
    銜花乳燕看調瑟,衣錦佳人侍讀書。
    荀氏門風龍變化,謝家庭樹玉扶疏。

    736 《贈段萬頃》 宋·晁補之

    美人窈窕家南國,可與副笄親黍稷。
    平生寂莫鳳將雛,慚愧木桃猶報璧。
    石城三槳為誰催,萬里清江凌不測。
    王門酒肉傲勝詭,豈有鄒陽仍下客。

    737 《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 宋·晁補之

    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賊驚山東。
    硬弓長箭取官職,自說九戰皆先鋒。
    將軍拳勇饋不繼,痛惜靈武奇謀空。
    城頭揶揄下俛走,壯士志屈羞填胸。

    738 《復用前韻遣懷呈魯直唐公成季明略》 宋·晁補之

    涇水為渠食萬口,一石論功泥數斗。
    嗟涇獨不似渭閑,安流赴海又西還。
    天下楩柟盡隆棟,何如櫟社不材間。
    無能飽食猶天上,巧智憂勞緣利賞。

    739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740 《次韻毛君上書求歸未報》 宋·蘇轍

    白發憂民帶減圍,頻聞慷慨賦將歸。
    近傳道士連三咽,久悟禪門第一機。
    夜永庵中詩自得,日高門外客來稀。
    此心素定誰能勸,只有丁寧詔莫違。

    * 關于將帶的詩詞 描寫將帶的詩詞 帶有將帶的詩詞 包含將帶的古詩詞(90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