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將危的詩詞(684首)

    261 《征招》 宋·張輯

    飛鴻又作秋空字,凄凄舊游湘浦。
    涼思帶愁深,渺蒼茫何許。
    歲華知幾度。
    奈雙鬢、不禁吟苦。

    宋詞三百首山水寫風

    262 《糖多令(答和梅府教)》 宋·吳潛

    鷗鷺水中洲,夕陽天際流。
    倚西風、底處危樓。
    若使中秋無好月,虛過了、一年秋。
    舉眼望云頭。
    蟾光一線不。
    想孀娥、自古多愁。
    安得仙師呼鶴駕,將我去、廣寒游。

    263 《沁園春(和鄧季謙通判為壽韻)》 宋·李曾伯

    老子家山,近古蘇州,有監本呆。
    嘆長途荷擔,斯宜已矣,急湍鼓_,豈不危哉。
    我愛陶潛,休官彭澤,為三徑荒蕪歸去來。
    君恩重,奈邊戈未偃,閫轂猶推。

    264 《賀新郎(丙辰自壽、游景泰小隱作)》 宋·李公昴

    天地中間大。
    縱遨游、登山臨水,散人一個。
    學易已來秋又六,肯趁名韁利鎖。
    得日日、安閑笑過。

    265 《西河(中呂商陪鶴林登袁園)》 宋·吳文英

    春乍霽。
    清漣畫舫融泄。
    螺云萬疊暗凝愁,黛蛾照水。
    漫將西子比西湖,溪邊人更多麗。

    266 《乳燕飛》 宋·周密

    山、碧浪湖者,皆橫陳于前,特吾幾席中一物耳。
    遙望具區,渺如煙云;洞庭、縹緲諸峰,矗矗獻狀,蓋王右丞、李將軍著色畫也。
    松風怒號,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歸。
    慨然懷古,高歌舉白,不知身世為何如也。

    春天習俗寫景抒懷

    267 《水調歌頭》 宋·李泳

    危樓云雨上,其下水扶天。
    群山四合,飛動寒翠落檐前。
    盡是秋清欄檻,一笑波翻濤怒,雪陣卷蒼煙。
    炎暑去無跡,清駛久翩翩。

    268 《念奴嬌》 宋·郭世模

    光風轉蕙,泛崇蘭、漠漠滿城飛絮。
    金谷樓危山共遠,幾點亭亭煙樹。
    枝上殘花,胭脂滿地,亂落如紅雨。
    青春將暮,玉簫聲在何處。

    269 《括水調歌》 宋·林正大

    廬山幾千仞,屹立并長江。
    楊瀾左里,洪濤巨浪日春撞。
    風止雪消冰凈,相與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巖壑響松檜,巨石激流淙。

    祈禱憂國憂民

    270 《括酹江月》 宋·林正大

    泛舟赤壁,正風徐波靜,舉尊屬客。
    渺渺予懷天一望,萬頃憑虛獨立。
    桂槳空明,洞簫聲徹,怨慕還凄惻。
    星稀月淡,江山依舊陳跡。

    271 《西河·和王潛齋韻》 宋·曹豳

    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關河萬里寂無煙,月明空照蘆葦。

    宋詞精選憂國憂民

    272 《鷓鴣天·惜別》 宋·嚴仁

    一曲危弦斷客腸。
    津橋捩柂轉牙檣。
    江心云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
    載將離恨過瀟湘。
    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婉約寫景惜別

    273 《滿江南(用吳淵吳潛二公韻)》 宋·王淮

    踏遍江南,予豈為、解衣推食。
    謾贏得、煙波短棹,月樓長笛。
    看劍功名心已死,積薪涕淚今誰滴。
    想中原、一望一傷情,英雄客。

    274 《滿江紅》 宋·趙希蓬

    勁節剛姿,誰與比、歲寒松柏。
    幾度欲、排云呈腹,叩頭流血。
    杜老愛君□謾苦,賈生流涕衣空濕。
    為國家、子細計安危,淵然識。

    275 《念奴嬌(再用韻傷春)》 宋·吳季子

    花落風初定。
    倚危闌、衷情欲訴,躊躇不忍。
    把酒問春無語,吹落游塵怎任。
    待淚雨、紅妝蔫盡。

    276 《今別離》 清·黃遵憲

    別腸轉如輪,一刻既萬周。
    眼見雙輪馳,益增中心憂。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車舟。
    車舟載離別,行止猶自由。

    別離

    277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
    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
    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身無所干,心無所患,一生不到風波岸。

    小令諷喻抒情

    278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279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80 《燭之武退秦師》 先秦·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謀略

    * 關于將危的詩詞 描寫將危的詩詞 帶有將危的詩詞 包含將危的古詩詞(6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