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封頭的詩詞(759首)

    81 《送顧太史冊封朝鮮》 明·王士騏

    蔥秀山頭曉色鮮,月明茅屋漢江船。
    登臨縱發揮毫興,莫許陪臣有和篇。

    82 《送封太守》 唐·王維

    忽解羊頭削,聊馳熊首轓。
    揚舲發夏口,按節向吳門。
    帆映丹陽郭,楓攢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83 《題梅嶺云封四絕》 宋·戴復古

    淮南得道嶺南行,嶺上回頭作麼生。
    傳得祖師心印了,缽盂何必與人爭。

    84 《題梅嶺云封四絕》 宋·戴復古

    鑿破青山兩壁開,石頭路上踏成埃。
    梅花自與白云笑,幾見夷齊出嶺來。

    85 《上封》 宋·戴復古

    樓臺逼霄漢,窗戶納云霓。
    回顧千巖路,如登萬仞梯。
    泉從山頂出,雪壓樹頭低。
    高絕無人境,非僧不可棲。

    86 《兩頭纖纖》 宋·范成大

    兩頭纖纖探官繭,半白半黑鶴氅緣。
    腷腷膊膊上帖箭,磊磊落落封侯面。

    87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云封寺四首》 宋·楊萬里

    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
    知道望鄉看不見,也須一步一回頭。

    88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云封寺四首》 宋·楊萬里

    小立峰頭望故鄉,故鄉不見只蒼蒼。
    客心恨殺云遮卻,不道無云即斷腸。

    89 《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四首》 宋·楊萬里

    玉立金華霄漢間,帝封天女鍚仙山。
    被他走下嚴灘去,一水窮追竟不還。

    90 《過建封寺下連魚灘二首》 宋·楊萬里

    江收眾水赴單槽,石壁當流斗雪濤。
    將取危舟飛過去,黃頭郎只雨三篙。

    91 《南鄉子·諸將說封侯》 宋·黃庭堅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
    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

    92 《和吳省副梅花半開招憑由張司封飲》 宋·司馬光

    帝鄉春色嶺頭梅,高壓年華犯雪開。
    正與嘉賓思共醉,不須芳物重相催。
    從車貯酒傳呼出,側弁簪花倒載回,風雨難期王事劇,未知休汰幾旬來。

    93 《江城子·草堂瀟瀟淅江頭》 元·元好問

    草堂瀟瀟淅江頭。
    傍林丘。
    買扁舟。
    隔岸紅塵,無路近沙鷗。

    94 《水調歌頭 長源被放,西歸長安,過予內鄉,》 元·元好問

    詩見及,因為賦此相思一尊酒,今日盡君歡。
    長歌一寫孤憤,西北望長安。
    郁郁閶門軒蓋,浩浩龍津車馬,風雪一家寒。
    鐘鼓催人老,天地為誰寬。

    95 《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宋·蘇轍

    北垣荊棘舊成堆,留待公來次第開。
    車馬已通城下路,榛蕪盡付冶家灰。
    異時碧瓦千門合,應記紅旌百度來。
    自笑裨諶便曠野,肩輿飛蓋許追陪。

    96 《次韻筠守毛維瞻司封觀修城三首》 宋·蘇轍

    撥棄案頭文字堆,曉晴山色四門開。
    究懷民事老雖壯,俯首山城心已灰。
    荊棘燒殘桑柘出,狐貍去盡犬雞來。
    規模先遣通蹊隧,後乘應容眾客陪。

    97 《六州歌頭·向來人道》 宋·劉辰翁

    向來人道,真個勝周公。
    燕然眇。
    浯溪小。
    萬世功。

    98 《和元晦贈上封和老》 宋·張栻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只趁晨鐘起,寧聞山鳥聲。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詩情。
    試問峰頭景,今朝作麼生。

    99 《無兔而用雞毛無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 宋·鄭剛中

    小鏤松梢作管城,肉枯鱗瘦不妨輕。
    快隨醉客翩翩處,尚帶山頭風雨聲。

    100 《封州大率園不蔬人采小蓼食之葉尖而細號尖頭》 宋·鄭剛中

    遠地窮鄉口腹殊。
    居然孤客莫隨渠。
    路帝施采尖頭蓼,江上爭尋脹肚魚。
    野葛可法雖是慣,馬肚不食未為疏。
    此生馀日眥君腸,饘粥棄饑自有馀。

    * 關于封頭的詩詞 描寫封頭的詩詞 帶有封頭的詩詞 包含封頭的古詩詞(7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