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尋蹤的詩詞(300首)
161
《壽趙仙尉》 宋·阮文卿
君不見苕溪有山號浮玉,降神儲瑞皆天族。
又不見苕溪有水名水晶,地靈人杰盡維城。
苕溪山川稱第一,孕秀梅仙尤杰出。
我來席上揖清風,義氣相與吞長虹。
163
《浮槎山》 宋·釋用孫
山為浮來海莫沈,蕭梁曾此布黃金。
梵僧親指耆阇路,帝女歸傳達磨心。
地控好峰排萬仞,澗馀流水落千尋。
靈蹤斷處人何在,日夕云霞望轉深。
165
《憶父母》 宋·汪真
屺岵登來步步悲,百年空有淚雙垂。
凄凄葉落秋風曉,寂寂燈昏夜雨時。
庭院每驚攜杖履,羹墻長見畫容儀。
遙瞻檻外遺蹤在,料得尋常只自知。
166
《劉阮洞》 宋·吳師正
天臺春暖蘭若馨,海榴噴血黃鳥鳴。
風晴雨霽洞天曉,畫屏有路游人行。
劉郎阮郎剡溪客,結們窮幽絕人跡。
洞口遙聞漱玉聲,時有飄英點溪碧。
167
《葛仙山》 宋·熊克
秋風吹我衣,秋水洗我心。
乘風直上葛仙頂,仙家樓閣煙霞深。
蓬萊何曾弱水隔,兜率有天才咫尺。
等閑拍手倚闌干,驚起蛟龍移窟澤。
168
《秀川館聯句》 宋·許子紹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169
《宿草堂寺》 宋·薛嗣昌
馳車晚叩古禪林,喬木參天一徑深。
門外亂山連翠色,竹間流水漱清音。
幽懷暫喜來棲處,高士遺蹤悉訪尋。
誰會宗風當日意,庭前蒼檜尚青陰。
170
《太蓬景福寺》 宋·雍沿
樓閣參差聳茂林,危梯{左土右毀去殳}徑幾重深。
周行巖麓四十里,下視井塵千萬尋。
僧住不生云水興,客游偷息利名心。
若教工部曾經此,應遍靈蹤處處吟。
171
《游大滌》 宋·俞茂實
未了煙霞痼,來從大滌游。
一區藏世界,九鎖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間空岱岳,海上謾瀛洲。
172
《游洞霄宮》 宋·張巽
掣開九鎖謁琳宮,物色真仙劍履蹤。
一朵云根生老澗,千尋天柱壓群峰。
功名秘略求黃石,呼吸微言斅赤松。
我是康廬倦游客,朅來猶愛翠云重。
173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174
《紀游》 宋·朱大卿
開秋氣微肅,天水湛相照。
扁舟愜幽尋,層峰入奇眺。
融結幾何年,指顧集群妙。
神仙得非幻,遺蛻在巖竅。
行往求其蹤,恐為識者笑。
獨鶴去不還,山猿偶然叫。
應有采芝人,凌空發長嘯。
175
《偈》 宋·諸葛賡
上天下地極高深,紀化無蹤何處尋。
山靜白云歸洞口,水清明月落波心。
177
《登漢武帝玄都壇》 明·胡侍
曲磴回谿數百重,漢皇行幸有遺蹤。
海西不復來三鳥,巖畔虛傳駐六龍。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護石壇松。
便應別著登山屐,策杖高尋玉檢封。
179
《菊潭二首》 明·李蓘
甘菊之下潭水清,上有菊花無數生。
谷中人家飲此水,能令上壽皆百齡。
漢家宰相亦不俗,月致洛陽三十斛。
遣蹤蕪沒無處尋,夜雨春風長荊穀。
¤
180
《晦日稍次山谷》 明·林敏
清溪殊險豁,石瀨何淙淙。
尋源竟莫測,又復上幾重。
行處眾壑盡,望中天影空。
于焉倏含景,水木相玲瓏。
* 關于尋蹤的詩詞 描寫尋蹤的詩詞 帶有尋蹤的詩詞 包含尋蹤的古詩詞(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