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尋經的詩詞(902首)

    61 《尋詩兩絕句》 宋·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62 《贈紫華侍經周希清》 宋·白玉蟾

    螓首蛾眉天上人,不知何事到紅塵。
    神霄蘂笈今誰侍,紫府琪花不敢春。
    無夢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虛身,寄言尋取蓬萊路,風送雙鸞上太旻。

    63 《次韻八弟西園課經二首一》 宋·晁補之

    禾熟秋原靜,高蟬尚遠音。
    半荒愁雨菊,獨秀畏風林。
    老覺田原好,慵疏里巷尋。
    心知阿連勝,新向佛乘深。

    64 《十月十九日諸講官晨趨邇英前夕初雪沾洽尋有》 宋·張舜民

    西風拔地夜飄霙,天惠臚傳講暫停。
    病眼昏花逋讀史,高談快論阻橫經。
    御溝容與冰初合,苑柳扶疏葉未零。
    可是太平占上瑞,衰才殊不解丹青。

    65 《經故明靜師支離堂》 宋·強至

    支公昔講支離學,堂上無容坐客氈。
    往日衣冠今尚否,經春幾席自蕭然。
    談間精義門人記,身后清風嗣子傳。
    一紀宦游尋舊社,空將感涕灑塵編。

    66 《依韻奉和判府經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詩》 宋·強至

    地勢盤紆巧鑿開,當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宮廢,岸折猶如蜀阪來。
    水落有時逢舊石,草深無處覓遺臺。
    行春丞相尋陳跡,往事空嗟浩劫灰。

    67 《偶懷普照經寮附火寄夷白老》 宋·吳則禮

    北湖頭白懶覓官,只辦諸方尋衲子。
    要擁經寮一丈爐,煩渠好作來蘇水。

    68 《賦遺經閣》 宋·張栻

    生世豈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來言外旨,瞠視多茫茫。
    隱微會見獨,如日照八荒。
    始知傳心妙,初豈隔毫芒。

    69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70 《經丘臺》 宋·曹彥約

    尋壑初不憚,經丘亦忘疲。
    人見崎嶇處,不知心坦夷。

    71 《經武康小山法瑤師舊居》 宋·釋智圓

    至道不可狀,至理杳無名。
    萬彙喪其源,出沒何營營。
    忽焉生法瑤,研慮還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馳休聲。
    我來訪舊居,景物如有情。
    閑庭慘樹色,空山咽猿鳴。
    斯人今也亡,孤棹尋歸程。

    72 《寄輦下譯經正覺大師》 宋·釋智圓

    水國無歸夢,年來帝澤深。
    梵書翻宋語,道論變吳音。
    靜室清香凝,閑庭古樹陰。
    玉華前事在,高跡許誰尋。

    73 《安溪山前尋桂得之》 宋·張镃

    心期經歲只秋芳,況有溪山近好涼。
    天宇蕩開暄濁意,巖花催就泬寥香。
    招尋擬把深枝折,愛護休令背蕊傷。
    三五冰輪行散影,仙凡同異要平章。

    74 《宿余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益訪法喜寺尋登綠野》 宋·張镃

    平生樂游觀,幾欲遍區定。
    足力有限量,勝處空默數。
    余杭舊名邑,相距才步武。
    蘇翁綠野詠,方冊每欣睹。

    75 《直舍之西植竹兩業經歲甚茂》 宋·孔武仲

    去歲披云自訪尋,交加綠玉已成林。
    肯隨春圃群芳老,喜對秋庭數畝陰。
    巴峽廬峰聲淅瀝,渭川斜谷氣蕭森。
    軒窗咫尺收佳趣,不負東南萬里心。

    76 《同諸友尋幽登飛來峰》 宋·釋文珦

    湖際山何限,飛來獨著名。
    玲瓏疑鬼鑿,崷崒自天成。
    猿去猶存洞,龍歸尚有泓。
    樹因含玉潤,泉為煉丹清。

    77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總頌》 宋·釋正覺

    木童吟處槁回春,個里莊嚴功德林。
    垂手斷崖知路活,藏身空劫忌機沈。
    未翻識浪無多子,不掛唇皮有一音。
    佛祖契心言跡外,炷香清坐與追尋。

    78 《仲春過龍舒法華山尋誦經道者舊庵》 宋·釋正覺

    支徑入窮谷,來尋道者庵。
    梵音今默默,華雨尚毿毿。
    夜白月半屋,寒青燈一龕。
    夢隨歌吹去,借路過江南。

    79 《尋貞白先生舊居》 宋·宋無

    百折歷云嶠,千花通水源。
    寒藤垂到地,怪石立當門。
    白壤煉丹赤,清池磨劍渾。
    曾來誦經處,片雨滴漁樵。

    80 《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 宋·蘇頌

    十年不到掖垣西,舊路重尋壁已泥。
    四戶貴同公鼎重,九門高共斗杓攜。
    追思往事驚陳跡,欲和長言怯巨題。
    老見諸賢雖縮忸,不量綿力尚思齊。

    * 關于尋經的詩詞 描寫尋經的詩詞 帶有尋經的詩詞 包含尋經的古詩詞(9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