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尋穴的詩詞(188首)
81
《酆都觀》 宋·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云葉覆雕墻。
84
《觀龍歌》 宋·宋真宗
四靈之長惟虬龍,虬龍變化故難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靈物潛形在此中。
池內仙人馴擾得,至今隱現誰能測。
乘云蠢動獨標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85
《楊教師槍歌》 明·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86
《賦古碑》 宋·黃庶
古寺得斷碣,偃臥敗壁陰。
莓苔入破字,欲讀不易尋。
姓字駁難辨,展轉風雨侵。
塵穴夏蛙宿,草盛秋蟲吟。
87
《游洞霄》 宋·陳宗古
閑訪洞霄宮,幽奇景莫窮。
溪山雖極遠,巖穴自相通。
若不尋塵外,無由到此中。
高真在何處,笑我白頭翁。
88
《靈羊窟》 宋·黃非熊
靈羊別去幾何春,尚有懸巖舊窟存。
左右莫知歸穴路,高低惟見去蹄痕。
千尋飛瀑垂峰頂,一洞寒云鎖石門。
好是月明群籟寂,幾聲閒答樹頭猿。
90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91
《壺山》 宋·柯應東
方壺久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計秋。
峰上今猶蠔帶石,穴邊時有蟹尋湫。
云飛巖岫來龍聚,風送潮聲入虎邱。
景物無窮供眼界,一鉤新月促歸舟。
92
《游曾公巖》 宋·劉誼
尋得新巖冠一州,使君從此作鰲頭。
千年草莽埋幽致,今日衣冠成勝游。
洞穴已能驚俗眼,神仙須合隱浮丘。
主人將為商霖起,還許微官卜筑不。
93
《次韻虞舜廟懷古》 宋·劉騭
詩人如不頌,誰識太平心。
石老碑文古,庭荒蟻穴深。
白云生絕壑,斑竹鎖疏林。
行客自南北,青山共古今。
登臨尋勝跡,望望日西沉。
95
《北邙行》 宋·釋法泉
前山后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96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98
《別蔣世修》 宋·鄭克已
傳道賢關客,尋山向會稽。
春風千里別,花路寸心迷。
天倚吳江闊,云隨禹穴低。
蘭亭得遺墨,為我好封題。
99
《三賢祠》 宋·鄭子思
飛鳳屹立萬仞壁,下有深淵不可測。
問訊深潘有何物,驕然杰驁護巢穴。
尋常任意自出沒,砥柱中流噴濤雪。
舟人偶有毫厘失,挫手嬰鱗即粉骨。
100
《玄明宮行》 明·韓邦靖
長安送客城東道,柳葉楊花春正早。
玄明宮前下馬時,一片煙光長萋草。
宮中道士邀我入,素果清茶日未昃。
白河東下楚城西,指點湖山三嘆息。
* 關于尋穴的詩詞 描寫尋穴的詩詞 帶有尋穴的詩詞 包含尋穴的古詩詞(1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