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尋幽寺的詩詞(248首)

    141 《蔣山寺詩》 宋·蘇泂

    高人元是愛山林,倦翼猶思息樹陰。
    況是先賢遺舊跡,未妨吾黨得幽尋。
    熙豐法在言何害,莘渭人非恨已深。
    老我誰能知許事,自敲亭竹和猿吟。

    142 《宣妙寺偶成》 宋·衛宗武

    翠玉光中藤拄杖,綠去叢里竹提輿。
    幽尋是處堪盤泊,絕勝當年五馬車。

    143 《勝因院》 宋·陳著

    轉路便幽深,曾來不用尋。
    寺依仙石腳,僧識老巖心。
    是處鬼無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蟬吟。

    144 《用元韻答鄧宰兼簡華容孟宰》 宋·王炎

    我行六六黃山峰,山中瑤草多芳叢。
    浮丘笑我無此骨,倏然飛去如孤鴻。
    隨流逐轉水上萍,失地更屈澗底松。
    絕憐拄笏頻看山,未免舉扇一障風。

    145 《晚春出郭北山佛寺》 宋·宋庠

    幽剎尋春傍翠微,游人誰解惜芳菲。
    陰晴野日不常見,紅白路花相雜飛。
    一世功名催俊杰,千金歌舞屬輕肥。
    左遷病守真無用,試學山公倒載歸。

    146 《虎丘寺》 宋·林景熙

    突兀僧房倚翠微,金精幻虎霸圖非。
    瓊田萬頃山如涌,鐵壁千尋泉自飛。
    堂在經聲通老石,樓開塔影落秋衣。
    千年幽獨嗟誰氏,斷刻苔深帶夕暉。

    147 《題戒珠寺竹閣》 宋·葛紹體

    松雪半梢寒鵲語,風敲疎竹度斜陽。
    幽尋有客自來去,靜對僧禪一縷香。

    148 《宿大明寺》 宋·郭印

    歷覽成終日,禪房處處深。
    野僧應怪見,俗客可幽尋。
    煙竹寒垂幄,風松靜鼓琴。
    清談不知寐,明月到天心。

    149 《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 宋·蘇頌

    叢林四百見州經,盡在錢塘舊縣坰。
    十里湖光連北郭,千尋巖翠繞南屏。
    松間幽徑迎冠蓋,竹里飛泉入戶庭。
    勝境無因朝日到,羨他禪伯老林扃。

    150 《走筆奉酬簽判殿丞游思上人院》 宋·蘇頌

    坐合何時得少休,羨君乘興喜尋幽。
    每逢幕府文書簡,便作湖山佛寺游。
    巖畔揮毫傳麗句,林間炊黍飫香羞。
    會須偷撥間忙日,更上高軒看碧流。

    151 《再游石壁寺》 宋·于石

    曾為石壁游,更借僧房宿。
    樓閣倚林腰,溪山醒塵目。
    敲門尋舊僧,清響應林谷。
    老僧不厭客,分我云半屋。

    152 《次韻王龜齡謁大禹祠酌菲飲泉》 宋·喻良能

    不到稽山已十年,夢中物色故依然。
    憶尋絕境經幽寺,曾向東風酌妙泉。
    書穴雨馀云撲地,鑒湖春晝水連天。
    別來喬木高多少,想見嬌鶯自在遷。

    153 《再游東陽》 宋·喻良能

    十年不到還重來,往事一夢真悠哉。
    尋幽已訪涵碧寺,乘興欲上吳寧臺。
    蒼松怪石雖飽覽,黃鈿拒霜猶未開。
    白云西來入我念,又馭兩腋清風回。

    154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55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56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157 《游虞山記》 清·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
    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
    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辭賦精選狀物寫景

    158 《芙蓉女兒誄》 清·曹雪芹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曰: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
    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游之夕,親昵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長詩

    159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160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 關于尋幽寺的詩詞 描寫尋幽寺的詩詞 帶有尋幽寺的詩詞 包含尋幽寺的古詩詞(2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