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尋包的詩詞(76首)

    61 《侄阿鐘覓字與詩》 宋·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62 《白家池亭》 宋·董嗣杲

    白傅流風尚可尋,爐峰蓊紫掩天陰。
    石埋遺像丹青落,泉繞虛堂歲月深。
    老木寒拖千谷翠,小蓮涼矗兩池金。
    挑包知是何方侶,空論能參惠遠心。

    63 《蒙叟悟禪人俗舍在湖口縣予留江城聞其歸省且》 宋·董嗣杲

    要識閒棲彼此輕,平江浪遠暮帆晴。
    青春晚處羈懷惡,白發生時老眼明。
    花落無心尋笑傲,客鄉有日苦逢迎。
    云包尚寄雙鍾下,若過吾廬只半程。

    64 《錄秋日藁因寫客況寄王倅昆仲仲亦曾任衡倅》 宋·董嗣杲

    富池羈客吟窮秋,吟成寫出還包羞。
    王家兄弟領此幽,識邁子瞻與子由。
    欲織寒江無機收,兩眼遠睨邊烽樓。
    前時水頹岸不修,今日云族蒙荒洲。

    65 《嘯臺》 宋·宋庠

    孤壁橫天畿,歸然袤尋丈。
    恭承晉高士,嘗此攄遐想。
    臨風挹勝軌,意若無今曩。
    當涂昔戰龍,典午方搆象。

    66 《空師欲游岳往訪山寺》 宋·趙汝鐩

    聞師游岳去,打急訪高岑。
    躡屐若來晚,挑包不可尋。
    山寒梅意悄,林茂鳥聲深。
    行住無非道,何須枉古囊。

    67 《維舟》 宋·趙汝鐩

    望見人家了,猶須轉一坳。
    寺從灘背出,船向柳邊捎。
    問酒尋溪館,呼兒解臘包。
    三杯亦徑醉,世事且權拋。

    68 《知宗柑詩用韻頗險予既知之復取所未用之韻續》 宋·林景熙

    書閱揚州貢,功觀禹化覃。
    香包分橘柚,秋色動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葉染藍。
    金衣愛日照。

    69 《原易》 宋·林景熙

    滎河通昆源,古出龍馬瑞。
    包犠真天人,一見測其秘。
    八卦已支離,重為六十四。
    爻象互立名,系辭發洙泗。

    70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71 《記游自次前韻》 宋·方回

    百歲十分過七分,僥幸古來所希有。
    尋壑經丘詎得知,揣謂偷閒問花柳。
    未暇扶杖支疲癃,每羞照鏡現老丑。
    商洛隱遁似輩行,幽并游俠豆朋耦。

    72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小供天中節,家貧樂有余。
    蒻包粳米粽,茶點石草蒲。
    不用童尋藥,何須鬼畫符。
    千妖俱掃跡。
    長夏得安居。
    衲僧門下,天地懸殊。

    73 《簡州性上人求語》 宋·釋紹曇

    春山杜鵑啼,苦勸人歸去。
    聲碎竹林風,血染花梢雨。
    我老無家可得歸,蘿窗睡飽云黏衣。
    山童推枕破殘夢,報道有僧開竹扉。

    74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75 《已亥秋淮南客中懷故里朋游寄之》 宋·宋無

    行李依吳榜,飄蓬更楚鄉。
    山川歲云暮,風雨夜何長。
    此地從兵革,斯民復旱蝗。
    牙包懷賦粟,久渴望摧漿。

    76 《辟方丈地供香火》 宋·王洋

    全家共寄一庵中,庖滌因連奧胙通。
    穴不容身銜窶藪,芥分馀地結齋宮。
    幾甌粥借鄰僧飯,一瓣香尋祖佛風。
    十笏比邱居有限,包羅眷屬要無窮。

    * 關于尋包的詩詞 描寫尋包的詩詞 帶有尋包的詩詞 包含尋包的古詩詞(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