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尋俗的詩詞(532首)
461
《減字采桑子 詞中有誤字》 元·侯善淵
嗟恨這形骸。
百般做、紐捏狂乖。
如今省也尋歸路,冰清玉潔,昂霄峻鄂,奚失俗崖。
心靜若冰臺。
靈光瑩、不梁纖埃。
厥然別有真奇妙,*晟合璧,升玄羽化,脫下凡胎。
462
《冬至寄行甫騰叔》 宋·陳藻
江浙羈棲怕雪霜,早年聽得晚年嘗。
生涯敗意多諳歷,節序隨緣少感傷。
鴨肉餛飩看土俗,糯丸麻汗阻家鄉。
二千里外尋君話,今日那堪各一方。
463
《網山先生諱日寄綺伯》 宋·陳藻
先生一去三十年,蘋藻聊修諱日虔。
雌劍忽尋雄劍逝,恰恰歲暮吾無錢。
乃知毫發有造化,此禮終與吾毋緣。
人生損益固常理,韓門仍被流俗牽。
464
《贈陳伯融夫婦》 宋·陳藻
才子治春秋,推尋命氏由。
果然佳偶遂,夫豈俗人猶。
話自文章出,岙從勤儉修。
老夫歡喜見,舊與兩家游。
465
《寄曦照上人》 宋·釋智圓
塵外禪房掩渺瀰,高情終與俗流違。
苦吟幾度成華發,默坐連宵憶翠微。
風帶荷香飄靜榻,雨滋苔色汙閑扉。
炎天幾阻相尋興,空倚危樓對落暉。
466
《畬田》 宋·陶弼
畬田過雨小溪渾,遠近云峰互吐吞。
殊俗易昏三里霧,陽崖忽露一家村。
桂花香里尋僧寺,榕葉陰中掩縣門。
井稅未輸兵四后,心勤撫字且休論。
468
《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宋·王铚
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
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
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
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469
《贈趙公旦》 宋·張嵲
少年意氣隘九州,遠別不為兒女愁。
只今摧頹落異縣,跬步信宿生離憂。
況今送子又千里,使我別緒何能休。
憶昔石城初識面,兩髦紒幘君才收。
472
《次張以道韻》 宋·張镃
耽幽畏奔逐,何翅畏暑寒。
豈真傲世人,亦各性所安。
弄水小漁艇,尋詩蹇驢鞍。
相宜清晝永,嬉娛絕嗟嘆。
474
《書東遷褚氏壁》 宋·張镃
風晴舒望綠吹林,艤櫂蒿田曲逕深。
淳樸山川追古俗,蕭閒林谷許幽尋。
籯金不必多留子,種德先須善用心。
動我耕耘平日興,濁醪歸緩肯辭斟。
475
《小疾書興》 宋·張镃
卷懷無與適,著冠試徐行。
廊西小堂幽,叢篁雜荷聲。
吹衣怯風猛,簾垂一床橫。
坐余忽屢嘆,安閒吾半生,
477
《挽齊齋倪尚書》 宋·劉宰
南山有孤松,屹立幾尋丈。
雪根雨露滋,藤蘿巧相傍。
高柯撐青空,落落不可上。
遼東白鶴歸,城郭固無恙。
478
《贈悟上人》 宋·趙汝鐩
怪來趨向別,乃是拙庵孫。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路行須避蟻,飯剩或呼猿。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479
《寄梅雪》 明·張羽
聞說公亭傍水開,黃茅為瓦不須裁。
商船無數青山繞,書案尋常白鳥來。
已信漆園非俗吏,誰知關令是仙才。
煩君莫抱窮途恨,萬事都將付酒杯。
480
《鳳陽使還》 明·張羽
拜陵初罷雪云晴,使者南還荷圣靈。
馬上頓更新舊歷,風前重數短長亭。
逢人問俗諳傖語,到處尋源驗水經。
卻憶長干橋畔柳,歸時應待眼青青。
* 關于尋俗的詩詞 描寫尋俗的詩詞 帶有尋俗的詩詞 包含尋俗的古詩詞(5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