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寺色的詩詞(957首)

    461 《題甘露寺中峰》 宋·方岳

    六朝晴樹一江秋,盡入風煙頂{左寧右頁}頭。
    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卻勝於樓。

    462 《宣妙寺即事》 宋·衛宗武

    寺小經年久,地偏人到稀。
    山光含野色,泉脈出林霏。
    老樹藏金粟,繁枝長綠衣。
    門前千歲柏,長日映清暉。

    463 《壽天寧寺主僧可舉八十》 宋·陳著

    □□□□□,化身千百億。
    應世來住山,誰是直翁直。
    海眼□□腳,春心有鐵脊。
    閱歷十五期,作為萬分一。

    464 《壽雪竇寺炳同長老》 宋·陳著

    昌黎大顛相接識,為說道理驚孤寂。
    歐公喜與惟儼交,愛其文逸通經術。
    自顧擬非韓歐倫,漫游亦到沙門釋。
    明覺后人少野師,湖海宿尊推第一。

    465 《似告成寺主僧蟾秋海》 宋·陳著

    出宮墻外步冬暄,轉憩黃花翠竹邊。
    一笑偈言非本色,相留清供亦前緣。
    土酥饤潔昏眵醒,湯乳包香老齒便。
    只恐醉陶終愛酒,難陪惠遠共修蓮。

    466 《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 宋·仇遠

    迢迢渰水上,有亭曰寒光。
    水天散鷗鷺,四望山蒼蒼。
    向來于湖翁,詩詞題屋枋。
    幾思一遨游,歲月飛羽忙。
    聞有白龍寺,石塔標鐵梁。
    老僧頗能吟,年來曾游方。
    須乘未歸前,秋晴呼野航。

    467 《雪中訪半山寺》 近代·陳三立

    一點夢中山,曠歲失攀歷。
    常迷具茨駕,空睨老驥櫪。
    片春氣陰陰,微雪鵲枝集。
    二三豪士過,振袂踐佳覿。

    468 《三月十日譚芝云翰林招同徠之宗武諸君靈谷寺》 近代·陳三立

    靈窟負花辰,夢痕涴層迭。
    荏苒春復還,僧約乃如諜。
    提攜缺望儔,輕車騁蹀躞。
    馳道擁奇峰,晴郊明新葉。

    469 《舟次游干元寺》 宋·釋智圓

    古樹垂清陰,維舟暫登陟。
    閑吟塵相絕,久坐天籟息。
    幡影{左風右日}晴空,溪光澄暮色。
    掛帆尋去路,煙水杳無極。

    470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江色杳無極,渺渺接遙天。
    歸帆帶夕陽,去鳥沈寒煙。
    幽景不同觀,遐想成斯篇。

    471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樓閣聳岧峣,參差極云際。
    高窗曉色先,晚景馀霞麗。
    寥寥群動息,冥心遠塵世。

    472 《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宋·釋智圓

    群峰聳危碧,倒影沈空江。
    清景生晚晴,冷色涵虛窗。
    消搖縱吟賞,能使吾心降。

    473 《建隆寺北池亭》 宋·宋庠

    寶剎開初地,滄浪繞故城。
    芰蓮俱野色,鳧鴇各秋聲。
    岸闊煙無著,窗虛日易明。
    歸驂誰訝久,正為濯塵纓。

    474 《游東陽涵碧亭劉夢得所賦詩也明日過中興寺游》 宋·王铚

    寶月生旁邑,應真傳絕藝。
    峨峨畫三佛,張吳意能儷。
    氣象隨世低,病鶻無猛鷙。
    碑陰筆縱橫,才翁雄近世。

    475 《送純師歸眉山吉祥寺》 宋·王铚

    上人峨嵋秀,冥冥聳高風。
    依游王公間,尚帶山水容。
    謫仙信奇逸,蜀僧論絲桐。
    寂默誰為聽,誤比萬壑松。

    476 《系舟余杭門訪西湖金輪寺參上人》 宋·王铚

    北郭望西湖,微徑幾尋尺。
    澹與人意長,云寒正無色。
    深尋幽禪居,步轉蒼山側。
    落葉不可紀,遮盡山下石。

    477 《寄題真州扃岫寺》 宋·王铚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橫飛欄。
    荊吳形勝妙天下,閑鎖云錦光斕斑。
    山從千古混沌始,江自萬里岷峨還。
    江山無際真賞遠,人境未如心境寬。

    478 《游岳麓寺三首》 宋·張嵲

    杖策松門興未窮,更過金地雨花中。
    山泉淅瀝通幽戶,林葉蕭森下晚風。
    目極平皋方蒼莽,煙深城郭自空濛。
    他年襆被僧房宿,聊與支郎話色空。

    479 《登寺閣見月上率然成詠》 宋·張嵲

    殘陽猶半谷,片月已臨山。
    暮色千林起,鄉心萬里還。
    不堪常俯仰,寧有但間關。
    絕世非吾意,幽棲寄暫閑。

    480 《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 宋·張镃

    臨津臺殿似蓬萊,柳色荒涼鎖翠苔。
    萍港不知人事改,通船如望帝堯來。

    * 關于寺色的詩詞 描寫寺色的詩詞 帶有寺色的詩詞 包含寺色的古詩詞(9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