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遺的詩詞(686首)
224
《笛家弄(仙呂宮)》 宋·柳永
花發西園,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睛輕暖清明后。
水嬉舟動,禊飲筵開,銀塘似染,金堤如繡。
是處王孫,幾多游妓,往往攜纖手。
遣離人、對嘉景,觸目傷情,盡成感舊。
227
《水龍吟》 宋·蘇軾
萬里,不可到。
天臺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
”自然乃還,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
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余。
228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宋·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故事抒情
233
《斗百花》 宋·晁補之
往事臨邛,舊游雅態羞重憶。
解賦才高,好音情慧,琴里句中暗識。
正當年、似閬苑瓊枝,朝朝相倚。
便滌器何妨,當爐正好,鎮同比翼。
234
《洞仙歌》 宋·晁補之
江陵種橘,尚比封侯貴。
何況江濤轉千里。
帶天香,含洞乳,宜入春盤,紅荔子,馳驛風流僅比。
齒疏潘令老,怯咀冰霜,十顆金苞謾分遺。
236
《玉蝴蝶》 宋·李綱
萬古秣陵江國,艤舟煙岸,千里云林。
故壘高樓,凝望遠水遙岑。
景陽鐘、那聞舊響,玉樹唱、空有余音。
感春心。
239
《水龍吟(木樨)》 宋·楊無咎
智瓊嬌額涂黃,為誰種作秋風蕊。
寒香半露,綠幃深護,猶聞十里。
山麝生臍,水沈削蠟,一時羞避。
向錢塘江上,中秋月下,有人暗尋遺子。
240
《寶鼎現》 宋·史浩
樂府多傳之。
惜其止敘藩方宴游之盛,而不及皇都。
真隱居士用韻以補其遺。
霞霄丹闕,瑞靄佳氣,青蔥如綺。
* 關于對遺的詩詞 描寫對遺的詩詞 帶有對遺的詩詞 包含對遺的古詩詞(6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