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對識的詩詞(707首)

    681 《偈頌十七首》 宋·釋智愚

    盡信書不如我書,識得個字不如忘卻個字。
    九經諸子徒爾藻飾,一大藏教盡是藥方。
    分明對物收稅,何用商量一葉扁舟載大唐。

    682 《偈頌十七首》 宋·釋智愚

    渡江風倚蘆梢碧,夜深金殿人相憶。
    此土西天賣不行,千古萬古成狼藉。
    當良月蓂敷五葉之辰,孰謂韜共光,晦其跡。
    熏爐茗碗想遺音,分明對面不相識。

    683 《和本禪人求贊》 宋·釋宗杲

    真兮妄兮兩孤,作對待兮偏枯。
    水凌虛而風靜兮月非無,即妄即真兮毒藥與醍醐。
    到此夜班人識得渠。
    贊上頭,要作叢林佳話。

    684 《田公姥詞》 宋·舒岳祥

    田公布衣五尺長,田姥角冠八寸強。
    平生布施不造殃,教養兒孫耕與桑。
    田公姥,生為農家夫與婦。
    壽考百年作田祖,歲歲田頭管風雨。

    685 《登海陵城》 宋·宋伯仁

    淮楚年年一番秋,西風慣識古譙樓。
    金湯城壁休清野,玉帳英雄未白頭。
    霜草萬家人冷落,凍云千疊雁綢繆。
    中原日即難修整,且對屯兵說近愁。

    686 《初冬》 宋·宋伯仁

    過了重陽便作寒,貂裘心事未容安。
    貧時侯伯人難識,醉裹乾坤我自寬。
    紅葉已飄千萬點,黃花羞對兩三般。
    小窗破處須頻補,莫放西風正眼看。

    68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無為道大入幽玄,幾許風光慕昔賢。
    對境盡同閑見識,忙中皆是急相煎。
    配匹直須寬雅淡,會有逢時不偶然。
    修煉但教堅志氣,參詳穩審更周旋。

    688 《再和三篇》 宋·蘇頌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
    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
    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
    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689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致政開府太》 宋·蘇頌

    邦人欽佇見儀刑,詔使相望對寵靈。
    位冠三公師尚父,躬全五福壽康寧。
    久留行色春過半,乍別天顏涕欲零。
    誰識上心優老意,從行仍許鯉趨庭。

    690 《次韻蔣穎叔同游超化院》 宋·蘇頌

    賢良才識明,御史風望清。
    命駕千里至,高談一座驚。
    舊故偶獲道,離憂自茲平。
    朅來湖上寺,共語堂西楹。

    691 《陸農師又示第五和篇褒借益勤輒復酬答》 宋·蘇頌

    講序嘗登虎觀西,璽書對罷武都泥。
    前言往行推多識,細管纖鋒不自攜。
    信史已成知有法,好詩頻寄更無題。
    就中醉墨人偏愛,應與南朝小謝齊。

    692 《次韻錢塘周寺丞獄空》 宋·蘇頌

    網疏由世教。
    訟息偶年豐。
    圜土無留系,黎氓識變風。
    時方還治古,令欲訓民中。
    宣布來千里,興行自一同。
    吏寧嗟畫地,書亦簡司空。
    共對承平理,惟思盡至公。

    693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694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695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韻》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
    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
    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696 《和子楚二首》 宋·王洋

    我知黃卷能遮眼,豈識紅襦解對棋。
    且要此心無墨白,憐渠勝負自相期。

    697 《初夏過湖外別業》 宋·薛嵎

    郊原新綠喜初晴,一曲湖光瀲滟明。
    幾處樓臺空鎖鑰,百年人物盡丘塋。
    好花自分隨春去,惡木寧思擇地生。
    獨念索居聞識寡,夜窗長對讀書榮。

    698 《李氏愛山樓》 宋·薛嵎

    境自吾心會,於焉識所存。
    鳥聲喧后寂,樹色郭中付。
    靜壽備仁理,乾坤悟易門。
    白云同此意,相對亦無言。

    699 《次程斗山村居韻十首》 宋·楊公遠

    生來疎拙甚,怕與俗流同。
    頗識一丁字,寧牽兩石弓。
    夜敲節柳月,曉對落花風。
    但得身無事,何消效送窮。

    700 《次韻宗郎中師仁見示古風》 宋·喻良能

    平生癖瘀詩,業債馀清凈。
    但已心孔開,敢夸筆鋒勁。
    疾書或欹斜,所向必雅正。
    顧慚非晉人,出語那韻勝。

    * 關于對識的詩詞 描寫對識的詩詞 帶有對識的詩詞 包含對識的古詩詞(7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