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稱的詩詞(409首)
201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02
《弈喻》 清·錢大昕
予觀弈于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
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
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
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道理
203
《太上感應篇》 宋·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宗教勸善
204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05
《訓儉示康》 宋·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206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207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210
《汝南灣》 宋·馬光祖
當時只號汝南灣,后有三人住此間。
自謂逸民須隱約,并稱賢士想高閑。
只緣水味都殊異,且欲鄰居數往還。
好事有時相就飲,不妨鐺腳對青山。
211
《玉蝴蝶 間居》 元·梁寅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徑風篁。
雖道老來知足,也有難忘。
旋移梅、要教當戶,新插柳、須使依墻。
更論量。
212
《玉蝴蝶 間居》 元·梁寅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徑風篁。
雖道老來知足,也有難忘。
旋移梅、要教當戶,新插柳、須使依墻。
更論量。
213
《滿江紅 有感》 元·楊弘道
尚寐無聰,幽夢斷、蘧然難續。
隱隱聽、鼓聲如呼,角聲如哭。
*短茅堂窗已白,灰殘爐火樽無綠。
稱有無,隨分具晨餐,唯*粥。
214
《蘇武慢·十載燕山》 元·虞集
十載燕山,十年江上,慣見半生風雪。
對雪無舟,泛舟無雪,不遇并時高潔。
斷港殘沙,今茲何夕,一似剡溪歸越。
但掀篷、數尺梅花,人跡鳥飛俱絕。
215
《三十字母》 清·錢長澤
布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216
《次韻瀛倅鄧慎思見寄》 宋·孔文仲
官是麟臺卻佐州,蓬瀛俱稱列仙游。
憶分曉色趨天闕,想對春風倚郡樓。
書付塞鴻應易到,人如隴水正分流。
江湖未有歸耕處,何日相逢說旅愁。
217
《青弁云林圖》 明·張羽
前代何人畫山水,長安關仝營丘李。
華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后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218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19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220
《杭州次周大韻》 宋·蔡肇
只占西湖不占田,六蓮重到欲忘年。
慚無佳句追和靖,聊取幽芳薦水仙。
對面文章能發興,脫身朝市已稱賢。
江邊五月梅天雨,拎附齊舲過冷泉。
* 關于對稱的詩詞 描寫對稱的詩詞 帶有對稱的詩詞 包含對稱的古詩詞(4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