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半的詩詞(1144首)
702
《游道場山何山》 宋·蘇軾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703
《贈莘老七絕》 宋·蘇軾
嗟余與子久離群,耳冷心灰百不聞。
若對青山談世事,當須舉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淥浸裾,碧瀾堂下看銜艫。
作堤捍水非吾事,閑送苕溪入太湖。
705
《鹽官絕句四首》 宋·蘇軾
南寺千佛閣古邑居民半海濤,師來構筑便能高。
千金用盡身無事,坐看香煙繞白毫。
北寺悟空禪師塔(名齊安,宣宗微時,師知其非凡人。
)已將世界等微塵,空里浮花夢里身。
706
《武昌西山》 宋·蘇軾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臺。
707
《次韻樂著作野步》 宋·蘇軾
老來幾不辨西東,秋后霜林且強紅。
眼暈見花真是病,耳虛聞蟻定非聰。
酒醒不覺春強半,睡起常驚日過中。
植杖偶逢為黍客,披衣閑詠舞雩風。
708
《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 宋·蘇軾
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游。
忽見東平孟君子,夢中相對說黃州。
湛湛清池五月寒,小山無數碧巑岏。
aa29杉戢戢三千本,且作凌云合抱看。
710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712
《雨中花·剪翠妝紅欲就》 宋·晏殊
剪翠妝紅欲就
折得清香滿袖
一對鴛鴦眠未足
葉下長相守
莫傍細條尋嫩藕
怕綠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傷手
可惜許、月明風露好
恰在人歸后
713
《贈寶覺》 宋·王安石
大師京國舊,興趣江湖迥。
往與惠詢輩,一宿金山頂。
懷哉苦留戀,王事有朝請。
別來能幾時,浮念劇含梗。
714
《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 宋·王安石
五月秘府始曝書,一日江君來約予。
世間雖有古畫筆,可往共觀臨石渠。
我時冒熱跨馬去,開廚發匣鳴鎖魚。
羲獻黑跡十一卷,水玉作軸排疏疏。
717
《陳漕領客西園賞海棠》 宋·戴復古
追隨玉節賞仙葩,滿座風流客更嘉。
錦繡有光搖竹影,珍珠無價買春華。
猩紅滴滴嬌含蕊,雪白紛紛老半花。
肯對騷壇輕著語,后山詩句已名家。
719
《幽棲》 宋·范成大
幽棲先自嬾衣裳,秋暑薰肌汗似漿。
對客緒言多勉強,謀家生事總荒唐。
蚤眠不待星當戶,晚飯常占日半墻。
莫道閑中無外慕,朝朝屈指望新涼。
* 關于對半的詩詞 描寫對半的詩詞 帶有對半的詩詞 包含對半的古詩詞(11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