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寸絲的詩詞(195首)

    181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 宋·方回

    霜凈天空心共遠,一縷游絲無可剪。
    欲識人間真道人,眼近紅塵念頭轉。
    歷歷落落一禿翁,取數過多邴曼容。
    從今教子為牧童,豈復敢望銘鼎鐘。
    閒朋冷友時相聚,方寸不無暗合處。
    谷神玄牝要深知,釣竿須拂珊瑚樹。

    182 《題金明府平易堂》 宋·方回

    桑疇麥隴頌聲歡,競說琴書政事寬。
    方寸惟知存豈弟,絲毫不肯作艱難。
    愛民何啻如兒子,行路休教避長官。
    來往星源凡幾嶺,從今都作坦途看。

    183 《題徐仲彬達觀亭》 宋·方回

    乾涵坤毓萬匯夥,獨得為人賴鈞播。
    八尺身為天地贅,一寸心將天地裹。
    道眼自應非肉眼,以心觀物無不可。
    靈臺光塵日月縣,肯使一絲掛塵堁。

    184 《贈筆工楊日新》 宋·方回

    黃鐘九寸裁為律,六呂六律相配匹。
    嶰谷參差十二筒,猗管城子從此出。
    上古蒼頡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筆。
    吳云不律燕云弗,韻書又以律為聿。

    185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186 《雨止送王侍郎》 宋·李處權

    南州春老雨如絲,刺眼青秧水滿陂。
    樹濕黃鶯看更好,溪渾白鷺立多時。
    寸心折盡人千里,霜鬢凋殘酒一卮。
    我恐前身是匡鼎,幸公不厭解頤詩。

    187 《晚霽》 宋·錢時

    斑駁天穿漏,驚奔浪疊空。
    山留宿雨碧,云受夕陽紅。
    蠶麥關時務,鶯花怯老翁。
    乾坤方寸地,今古一絲風。

    188 《游承天寺海翁首座相與登月臺因過方丈》 宋·丘葵

    偶趁秋風一到城,市塵湫隘敗人清。
    牽絲聊作逢場戲,舉眼那知得月明。
    寂外幡幢皆古意,堂邊萱草自秋聲。
    因過方寸觀心印,見得泥牛入海行。

    189 《船子贊》 宋·釋紹曇

    千鈞重寄一絲輪,三寸離鉤抑逼人。
    莫道踏翻船便了,夾山未必是金鱗。

    190 《日本慈源禪人歸國請偈》 宋·釋紹曇

    牧間今睥六十八,湖上掩關期養拙。
    萬緣不掛一絲頭,對客懶饒三寸舌。
    問吾道,秧田潑綠農夸好。
    問吾禪,煙林噪晚聲未聞。
    無端外國人瞞我,插片木頭討甚麼。
    吃盞粗茶送出門,海山啼斷催歸鳥。

    191 《朝陽穿破衲贊》 宋·釋惟一

    一條屈曲無絲線,半寸攀拳穴鼻針。
    補得完全成一片,舉頭紅日到天心。

    192 《漁父》 宋·釋重顯

    春光冉冉岸煙輕,水面無風釣艇橫。
    千尺絲綸在方寸,不知何處得鯤鯨。

    193 《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 宋·蘇頌

    羽毛之美其類眾,雉曰吐綬世尤重。
    靈姿異稟來何方,有客攜持自咸雍。
    朱籠馴習繡墩調,珍貴不與常禽共。
    庭前愛玩不能已,欲買未有千金俸。

    194 《偶題》 宋·楊公遠

    鵝黃又染柳絲絲,自笑勞生作么為。
    雨耒云耕三寸管,風欞月牖一聯詩。
    酒逢知己何妨醉,事不如人且待時。
    只恁眼前隨分去,展開懷抱豁雙眉。

    195 《次韻李大著春日雜詩十首》 宋·喻良能

    帝里春仍好,風和晝漏遲。
    但懷三釜樂,遑恤北山移。
    老大諳斑戲,空疏愧色絲。
    平生杜陵老,耿耿寸心知。

    * 關于寸絲的詩詞 描寫寸絲的詩詞 帶有寸絲的詩詞 包含寸絲的古詩詞(1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