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寥天的詩詞(941首)

    41 《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贈杜侯杜四》 唐·宋之問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云煙。
    歸來不相見,孤賞弄寒泉。
    與君闊松石,于茲二十年。
    田公謝昭世,韓子秘幽埏。

    42 《過方尊師院》 唐·綦毋潛

    羽客北山尋,草堂松徑深。
    養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
    洞戶逢雙履,寥天有一琴。
    更登玄圃上,仍種杏成林。

    43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遠山鐘》 唐·錢起

    風送出山鐘,云霞度水淺。
    欲知聲盡處,鳥滅寥天遠。

    44 《圓靈水鏡》 唐·張聿

    鳳池開月鏡,清瑩寫寥天
    影散微波上,光含片玉懸。
    菱花凝泛滟,桂樹映清鮮。
    樂廣披云日,山濤卷霧年。
    濯纓何處去,鑒物自堪妍。
    回首看云液,蟾蜍勢正圓。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45 《景風扇物》 唐·張聿

    何處青蘋末,呈祥起遠空。
    曉來搖草樹,輕度凈塵蒙。
    水上微波動,林前媚景通。
    寥天鳴萬籟,蘭徑長幽叢。
    漸飏摶扶勢,應從橐籥功。
    開襟若有日,愿睹大王風。

    46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唐·權德輿

    杳杳塵外想,悠悠區中緣。
    如何戰未勝,曾是教所牽。
    遠郊有靈峰,夙昔棲真仙。
    鸞聲去已久,馬跡空依然。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47 《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唐·權德輿

    威鳳翔紫氣,孤云出寥天
    奇采與幽姿,縹緲皆自然。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聳風俗,豈必效羈牽。

    48 《賦得冬日可愛(一作張正元詩)》 唐·陳諷

    寒日臨清晝,寥天一望時。
    未消埋徑雪,先暖讀書帷。
    屬思光難駐,舒情影若遺。
    晉臣曾比德,謝客昔言詩。
    散彩寧偏照,流陰信不追。
    馀輝如可就,回燭幸無私。

    49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時詩)》 唐·元稹

    夜久連觀靜,斜月何晶熒。
    寥天如碧玉,歷歷綴華星。
    樓榭自陰映,云牖深冥冥。
    纖埃悄不起,玉砌寒光清。

    50 《清都夜境(自此至《秋夕》,并年十六至十八時詩)》 唐·元稹

    夜久連觀靜,斜月何晶熒。
    寥天如碧玉,歷歷綴華星。
    樓榭自陰映,云牖深冥冥。
    纖埃悄不起,玉砌寒光清。

    51 《西樓》 唐·白居易

    小郡大江邊,危樓夕照前。
    青蕪卑濕地,白露泬寥天
    鄉國此時阻,家書何處傳。
    仍聞陳蔡戍,轉戰已三年。

    52 《和川守侍郎緱山題仙廟》 唐·徐凝

    王子緱山石殿明,白家詩句詠吹笙。
    安知散席人間曲,不是寥天鶴上聲。

    53 《和趙相公登鸛雀樓(樓在河中府,前瞻中條,下瞰大河)》 唐·殷堯藩

    危樓高架泬寥天,上相閑登立彩旃。
    樹色到京三百里,河流歸漢幾千年。
    晴峰聳日當周道,秋谷垂花滿舜田。
    云路何人見高志,最看西面赤闌前。

    54 《題中峰》 唐·費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青藍色里一僧禪。

    55 《東望》 唐·趙嘏

    楚江橫在草堂前,楊柳洲西載酒船。
    兩見梨花歸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陽映閣山當寺,微綠含風月滿川。
    同郡故人攀桂盡,把詩吟向泬寥天

    56 《送李潛歸綿州覲省》 唐·姚鵠

    朱樓對翠微,紅旆出重扉。
    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鶴歸。
    雪封山崦白,鳥拂棧梁飛。
    誰比趨庭戀,驪珠耀彩衣。

    57 《玉真觀尋趙尊師不遇》 唐·姚鵠

    羽客朝元晝掩扉,林中一徑雪中微。
    松陰繞院鶴相對,山色滿樓人未歸。
    盡日獨思風馭返,寥天幾望野云飛。
    憑高目斷無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暉。

    高中古詩地名詠史

    58 《送田卓入華山》 唐·賈島

    幽深足暮蟬,驚覺石床眠。
    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
    壇松涓滴露,岳月泬寥天
    鶴過君須看,上頭應有仙。

    59 《詠史詩·石城》 唐·胡曾

    古郢云開白雪樓,漢江還繞石城流。
    何人知道寥天月,曾向朱門送莫愁。

    60 《贈李支使》 唐·方干

    藥成平地是寥天,三十人中最少年。
    白雪振聲來輦下,青云開路到床前。
    公卿位近應翹足,荀宋才微可拍肩。
    一等孔門為弟子,愚儒獨自賦歸田。

    春天長安

    * 關于寥天的詩詞 描寫寥天的詩詞 帶有寥天的詩詞 包含寥天的古詩詞(9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