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骨的詩詞(1581首)

    28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282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283 《贈李粲秀才(字輝用)》 唐·僧鸞

    隴西輝用真才子,搜奇探險無倫比。
    筆下铦磨巨闕鋒,胸中靜滟西江水。
    哀弦古樂清人耳,月露激寒哭秋鬼。

    284 《病后作》 唐·澹交

    未得忘身法,此身終未安。
    病腸猶可洗,瘦骨不禁寒。
    藥少心情餌,經無氣力看。
    悠悠片云質,獨對夕陽殘。

    285 《古塞下曲四首》 唐·貫休

    古塞腥膻地,胡兵聚如蠅。
    寒雕中髇石,落在黃河冰。
    蒼茫邏逤城,枿枿賊氣興。
    鑄金禱秋穹,還擬相憑陵。

    286 《經曠禪師院》 唐·貫休

    吾師楞伽山中人,氣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與語,金玉聲利,泥棄唾委。
    兀兀如頑云,驪珠兮固難價其價,

    287 《古塞上曲七首》 唐·貫休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
    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
    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288 《古塞上曲七首》 唐·貫休

    幽并兒百萬,百戰未曾輸。
    蕃界已深入,將軍仍遠圖。
    月明風拔帳,磧暗鬼騎狐。
    但有東歸日,甘從筋力枯。

    289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唐·貫休

    楚國茱萸月,吳吟梨栗船。
    遠游無定所,高臥是何年。
    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
    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

    290 《秋末長興寺作》 唐·貫休

    荒寺古江濱,莓苔地絕塵。
    長廊飛亂葉,寒雨更無人。
    栗不和皺落,僧多到骨貧。
    行行行未得,孤坐更誰親。

    291 《寄上荊渚,因夢廬岳,乃圖壁賦詩》 唐·齊己

    夢繞嵯峨里,神疏骨亦寒。
    覺來誰共說,壁上自圖看。
    古翠松藏寺,春紅杏濕壇。
    歸心幾時遂,日向漸衰殘。

    292 《謝人惠紫栗拄杖》 唐·齊己

    仙掌峰前得,何當此見遺。
    百年衰朽骨,六尺歲寒姿。
    雪外兼松憑,泉邊待月欹。
    他時出山去,猶謝見相隨。

    293 《謝人惠紫栗拄杖》 唐·齊己

    仙掌峰前得,何當此見遺。
    百年衰朽骨,六尺歲寒姿。
    雪外兼松憑,泉邊待月欹。
    他時出山去,猶謝見相隨。

    294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 唐·齊己

    莫問疏人事,王侯已任伊。
    不妨隨野性,還似在山時。
    靜入無聲樂,狂拋正律詩。
    自為仍自愛,清凈里尋思。

    295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一十五首·病起見庭柏》 唐·齊己

    病起見庭柏,青青我不任。
    力扶干瘦骨,勉對歲寒心。
    韻謝疏篁合,根容片石侵。
    衰殘想長壽,時倚就閑吟。

    296 《答無愿上人書》 唐·齊己

    鄭生驅蹇峴山回,傳得安公好信來。
    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疊慰寒灰。
    春殘桃李猶開戶,雪滿松杉始上臺。
    必有南游山水興,漢江平穩好浮杯。

    敘事諷刺

    297 《中秋十五夜寄人》 唐·齊己

    高河瑟瑟轉金盤,噴露吹光逆憑欄。
    四海魚龍精魄冷,五山鸞鶴骨毛寒。
    今宵盡向圓時望,后夜誰當缺處看。
    何事清光與蟾兔,卻教才小少留難。

    詠史懷古抒情

    298 《祈真壇》 唐·齊己

    玉甕瑤壇二三級,學仙弟子參差入。
    霓旌隊仗下不下,松檜森森天露濕。
    殿前寒氣束香云,朝祈暮禱玄元君。

    299 《行路難》 唐·齊己

    行路難,君好看,驚波不在黤黮間,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盤九折寒崷崒,翻車倒蓋猶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潛毀平人骨。
    君不見楚靈均,千古沉冤湘水濱。
    又不見李太白,一朝卻作江南客。

    300 《謝徽上人見惠二龍障子,以短歌酬之》 唐·齊己

    我見蘇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斗。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游人爭看不敢近,頭覷寒泉萬丈碧。

    * 關于寒骨的詩詞 描寫寒骨的詩詞 帶有寒骨的詩詞 包含寒骨的古詩詞(15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