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蟬的詩詞(560首)

    541 《秋陰》 宋·艾性夫

    老蟬吟漸懶,愁蚓思無窮。
    數點菊花雨,一溪茅屋風。
    苔衣秋井綠,楓纈曉山紅。
    急索鶉裘補,寒先及老翁。

    542 《秋日即事五首》 宋·陳普

    玉露金莖曉發寒,秋風仍作去年看。
    蛩聲疏雨長為客,雁影殘蟬獨倚欄。
    錢硯窗欞云影淡,丹楓溪曲水痕乾。
    西風曾與黃花約,擬掇繁英貰酒餐。

    543 《積雨小齋喜袁太初舒叔恭兩生至》 宋·戴表元

    春山日日寒風雨,一日天晴花欲舞。
    林暄洞屋散窯煙,水活溪巖落冰乳。
    嗟余郁郁無所適,方對青山一開戶。
    蒼袍紫帢兩少年,健足齊扳氣如虎。

    544 《老而健貧而詩自志其喜八首》 宋·方回

    拙宦知今是,頹顏及古稀。
    寡言為暖藥,微醉當寒衣。
    空腹蟬當飽,長身鶴肯肥。
    天容清更健,不省桔槔機。

    545 《立秋病中再賦》 宋·方回

    亂蛬號蟬孰賞音,汝吟豈似我能吟。
    風聲雨氣涼秋夜,世故時情病客心。
    爛醉無求甘老死,菊老有約合山林。
    一庵異日歸何處,萬疊寒云未覺深。

    546 《韓蘄王源上騎驢圖為王孫葉葉賦》 宋·方回

    取日虞淵戰臨平,鼓起金山麾伏兵。
    既不畫此背嵬軍陣形,國容貂蟬佩蔥珩,軍容金甲馬朱纓。
    又不畫此生面真儀刑,

    547 《劉子華儒吏》 宋·方回

    短檠徹曉一燈寒,椰腹中藏萬卷寬。
    了事足為良吏易,讀書真作大儒難。
    隱身雁鶩雖常調,致位貂蟬可顯官。
    褒鄂功臣不須此,長槍挽出進賢冠。

    548 《答李師載》 宋·李復

    早歲賢關初闖首,五色長虹出君手。
    孤坐傲兀苦老羆,滿場輸伏甘居后。
    巨榜清曉揭宮墻,名姓喧傳天下口。
    天子未見已先知,云路風生看馳驟。

    549 《晝坐東軒忽十三蝴蝶顏色鮮碧飛舞近人移時方》 宋·李復

    天上寶玉琴,星徽點瑟瑟。
    仙人手摩拂,變化通靈術。
    忽隨琴聲起,委蛻如蟬質。
    飛翔下綠云,風翅含寒碧。

    550 《挽沈漕宜之父主管》 宋·彭龜年

    蟬蛻軒裳早,冰融義理深。
    但知捐世累,誰復識公心。
    宇宙終埋玉,哀榮有賜金。
    遙憐九原上,煙雨暗寒林。

    551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覿體全彰,曾無覆藏。
    蟬聲集古寺,鳥影底寒塘。
    眼里無筋,偷觀即瞎,耳中有竅,絕聽何傷。

    552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553 《秋野即事》 宋·釋文珦

    深原草徑斜,煙際兩三家。
    老屋門無鑰,清溪底見沙。
    斷蟬嘶敗柳,孤蝶巒寒花。
    歷省曾游處,分明似若耶。

    554 《送希晉還云間》 宋·釋行海

    暮蟬黃葉遍長安,澹泊交情別亦難。
    客路何時又相見,菊花今日更同看。
    一帆風露官河曉,十月蒹葭雁磧寒。
    別后相思那可免,水云西望白漫漫。

    555 《別黃巖范令》 宋·孫應時

    慶歷諸名卿,四海標一范。
    堂堂元佑相,人望復不減。
    江河源流大,終華峰巒嶄。
    遠優士會變,詎作欒書黡。

    556 《謝監丞子長雪中四絕》 宋·喻良能

    國子先生老宦游,十年學省一狐裘。
    饑雷有意鳴蟬腹,寒粟無端起玉樓。

    557 《日華書自通州來言其同僚多唱酬》 宋·袁說友

    題輿贏得錦囊歸,酬唱西昆事可追。
    久不陪君三日語,政須咽子百篇詩。
    寧甘咄咄癡兒事,稍愧紛紛俗吏為。
    我亦湖山多暇日,秋蟬時解噪寒枝。

    558 《九月既望次瑞卿惜別詩》 明·程嘉燧

    逢君春向暮,相送忽深秋。
    長夏無蟬噪,高天極鳥投。
    閑階松葉碧,空院菊花留。
    曉月臨山驛,寒風滿縣樓。
    人行落木戍,馬識渡河愁。
    不謂平生淚,還因別思流。

    559 《聽查八十彈琵琶》 明·王稚登

    查翁琵琶天下聞,奇妙不數康昆侖。
    六月虛堂發清響,泉鳴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彈之戛哀玉。
    邊雨夜裂交河冰,朔風秋折穹廬竹。

    560 《張伯雨墓》 明·王稚登

    一杯蟬蛻瘞寒云,天上神仙地上墳。
    香骨化為遼海鶴,華陽洞口侍茅君。

    * 關于寒蟬的詩詞 描寫寒蟬的詩詞 帶有寒蟬的詩詞 包含寒蟬的古詩詞(5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