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翁的詩詞(1403首)

    181 《和陸放翁笑詩呈云端子》 宋·程公許

    道人身佩含景蒼精龍,灑落不興流俗同。
    灑酣興逸不覺一捧腹,那似義府有刀藏其中。
    人間萬事誰丑復誰好,兒童何知不必便驚倒。
    試問虎溪三士之樂如此不,霜寒夜永勿遣虛觥籌。

    182 《一冬無雪和際放翁梅詩陸句豪夸余清苦要自不》 宋·程公許

    清羸怯問黃錯月,呵手寒窗寄幽絕。
    一枝幽艷棖觸人,花與詩人皆本色。
    孤山飛鶴舞空去,詩家何曾絕正脈。
    經營慘澹空亡寄,不如倚筆珊瑚格。

    183 《寒食呈陳崇清》 宋·王邁

    一日五日山寒節,八十六翁行地仙。
    曲水飛觴酬勝景,漢宮傳燭憶青煙。
    三春幸自添余,雙筆今題幾篇。
    挽仰興懷兒輩事,先生有樂在壺天。

    184 《題澤翁小巷》 宋·王柏

    斷岸江波闊,迢迢十里寬。
    人煙藏處密,霽色媚寒灘。

    185 《題澤翁小巷》 宋·王柏

    野渡人歸處,縱橫八九家。
    晚來寒力健,風颭酒簾斜。

    186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群仙曾此醉{左酉右光}船,插向蒼崖不記年。
    蕙帳夜寒聞鶴語,人民城郭自堪憐。

    187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竹繞寒樓蘚徑深,莖莖手種玉成林。
    翠屏向晚無人對,猶識先生一寸心。

    188 《又和晦翁棹歌》 宋·方岳

    云氣藏山雪卷灘,地靈不與俗人看。
    一篙略借秋崖便,九曲欲窮山雨寒。

    189 《寄題朱塘晦翁亭》 宋·方岳

    吾州斷云邊,山水則大好。
    不知幾何年,有一晦翁老。
    去為考亭人,草樹日枯槁。
    兒時所釣游,豈不概懷抱。

    190 《次韻酬率翁》 宋·方岳

    戍樓夢不到中州,杜牧新愁亦倦游。
    留得荷鋤雙手在,山寒芋栗要人收。

    191 《即席和人韻送荃翁》 宋·李昴英

    詩似油翁背注油,知音世有幾荊州。
    乍寒乍暖方榆火,無米無錢只葉舟。
    客況可堪今老大,人生何必盡封侯。
    津亭且莫匆匆去,萬斛春醪任拍浮。

    192 《和象翁雪》 宋·衛宗武

    剪水天為農發祥,豈知寒臥俗成僵。
    朱門快意酒肉會,墨客馳神詞翰場。
    梁苑集中呈賦手,灞橋行處吐詩香。
    羊羔茗飲評清濁,相去何殊千丈強。

    193 《和陸象翁以梅配竹》 宋·衛宗武

    駢頭始生為籜龍,森然而立列群玉。
    琮琤有韻天籟鳴,蓊郁成陰云氣簇。
    楚楚少年來自河,猗猗君子瞻彼澳。
    其帝曾致雛鵷來,其枝可留棲鳳宿。

    194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195 《次鄒希賢買魚不得三首衍為漁翁問答六詩·再》 宋·姚勉

    魚器如何盡擁虛,未應寒鬣總依蒲。
    終朝竟夕渾無得,莫是君鉤太直無。

    196 《題山居十絕·寒巖》 宋·胡仲弓

    境於勝處筑新巖,中有仙翁換骨函。
    門戶本來無鎖鑰,白云從此不須緘。

    197 《用清秋鶴發翁韻賦小書招潔堂》 宋·馬廷鸞

    火中寒暑退,造物其猶醵。
    老身不繭蠶,清夜獨警鶴。

    198 《次韻吳雅翁秋懷四首》 宋·黎廷瑞

    蒼忙遺二老,俯仰近十秋。
    松柏摧高岡,鳳麟隱滄洲。
    吾道遽如許,斯人安可求。
    當年西門路,感涕吟山丘。

    199 《次韻吳雅翁秋懷四首》 宋·黎廷瑞

    西風吹梧桐,一葉墮寒玉。
    飄飄轉千崖,亹亹侵萬木。
    霜露行復降,雪霰飛相逐。
    幽居感時運,清夜理商曲。

    200 《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島山分韻得曲字》 宋·黎廷瑞

    吳子精悍錦滿腹,周郎英妙人如玉。
    凌晨樽酒惜分攜,飛鞚聯翩相趁逐。
    積雨新晴馬氣驕,振鬣長鳴踏平陸。
    村南村北楓葉赤,高田低田麥苗綠。

    * 關于寒翁的詩詞 描寫寒翁的詩詞 帶有寒翁的詩詞 包含寒翁的古詩詞(14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