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燭的詩詞(1047首)

    721 《李仲鎮懶窩》 宋·范成大

    求名當著鞭,訪道亦重趼。
    二邊俱不住,三昧不如懶。
    向來南岳師,自謂極蕭散。
    收涕且無緒,客至那可款。

    722 《與至先兄游諸園看牡丹,三日行遍》 宋·范成大

    拄杖無邊處處過,粉圍紅繞奈春何。
    閶門昨日看不足,今日婁門花更多。
    蜂蝶蕭騷草露漫,小家籬落閉荒寒。
    欲知國色天香句,須是倚闌燒燭看。

    723 《玉華樓夜醮》 宋·范成大

    丈人峰前山四周,中有五城十二樓,玉華仙宮居上頭。
    紫云澒洞千柱浮,剛風八面寒颼颼,靈君宴坐三千秋。
    蹻符飛行戲玄洲,下睨濁世悲蜉蝣,桂旗偃蹇澹少休。
    知我萬里遙相投,暗蜩奏樂鏘鳴球,浮黎空歌清夜遒。

    724 《除夜書懷》 宋·范成大

    運斗寅杓轉,周天日御回。
    夜從冬後短,春逐雨中來。
    鬢綠看看雪,心丹念念灰。
    有懷憐斷鴈,無思惜疏梅。

    725 《既離成都,故人送者遠至漢嘉分袂,其尤遠而》 宋·范成大

    我本住林屋,風吹來錦城。
    錦城亦休樂?所樂多友生。
    相從不知久,相送不計程。
    橫絕峨眉巔,欲去有余情。

    726 《次韻朋元、正夫夜飲》 宋·范成大

    歌豪仍作家,弈勝豈徼幸。
    莫嗤老非少,乃尚可以逞。
    玉瓶引杯長,政爾寒漏永。
    二三文章公,共此銀燭影。
    陳卿得秀句,劉郎一笑領。
    羸驂兀殘夢,乘墜恍難省。
    曉枕訌更潮,俱墮無何境。

    727 《次韻公辟聞角有感》 宋·秦觀

    一聽胡笳動越吟,聲潛地底氣逾深。
    千宮月色單于曲,萬里天光魏闕心。
    秉燭何人猶把盞,挑燈有女正穿針。
    早寒時節黃昏後,更逐西風應遠砧。

    728 《擬題織錦圖》 宋·秦觀

    悲風鳴葉秋宵冷,寒絲縈手淚殘妝。
    微燭窺人悉斷腸,機翻云錦妙成章。

    729 《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 宋·秦觀

    飛來峰上塔,然蜜奉慈觀。
    互照三山冢,分輝七寶欄。
    勢擎金界迥,影蘸玉奩寒。
    次第邊烽舉,高低祭燭攢。

    730 《夜歸》 宋·陸游

    飲酒不盡觴,觀棋不竟局,索馬踏街鼓,仰視月掛木。
    疾馳沿河堤,不記幾坊曲。
    到家四鄰寂,往往睡已熟。
    天香余裊裊,佛燈猶煜煜。

    731 《感舊》 宋·陸游

    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
    三十三年真一夢,茆檐寒雨夜蕭蕭。

    732 《花時遍游諸家園》 宋·陸游

    絲絲紅萼弄春柔,不似疏梅只慣愁。
    常恐夜寒花索寞,錦茵銀燭按涼州。

    733 《夜宴》 宋·陸游

    酒浪搖春不受寒,燭花垂燼忽堆盤。
    山川路邈人將老,絲管聲遒夜向闌。
    四海交朋更聚散,百年光景雜悲歡。
    自憐病眼猶明在,更把名花半醉看。

    734 《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 宋·陸游

    浪中鼞鞳雨聲寒,孤夢初回燭半殘。
    甲子一周胡未滅,關山還帶淚痕看。

    735 《雪夜感舊》 宋·陸游

    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
    亂山古驛經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
    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行。

    736 《一笑》 宋·陸游

    半醉微吟不怕寒,江邊一笑覺天寬。
    莫愁艇子急沖雨,何遜梅花頻倚闌。
    萬事任從皮外去,百年聊作夢中觀。
    放翁縱老狂猶在,倒盡金壺燭未殘。

    737 《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宋·陸游

    陰風吹雨白晝昏,誰掃云霧升朝暾?三江水縮獻洲渚,九頂秀色欲塞門。
    西山下竹十萬個,江面便可馳車轅。
    巷無居人亦何怪,釋耒來看空山村。
    竹枝宛轉秋猿苦,桑落瀲灩春泉渾。

    738 《送葉尚書》 宋·陸游

    曩歲榜扁舟,萬里歸自蜀。
    五月下瞿唐,六月過浮玉。
    於時始識公,一笑忘暑毒。
    羽扇臨清流,華觴跋紅燭。

    739 《被酒徑臥比覺已五鼓矣》 宋·陸游

    俗事驅人挽不回,經年無地濯氛埃。
    酒酣稍覺客愁破,睡覺忽聞山雨來。
    窗外樹寒無鳥宿,壼中水暖有梅開。
    五更欲起先惆悵,燭下文書已作堆。

    740 《樊江觀梅》 宋·陸游

    莫笑山翁老據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灘流水浸殘月,一夜清霜催曉寒。
    倚醉更教重秉燭,怕寒元自怯憑欄。
    誰知攜客芳華日,曾費纏頭錦百端。

    * 關于寒燭的詩詞 描寫寒燭的詩詞 帶有寒燭的詩詞 包含寒燭的古詩詞(10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