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灰的詩詞(576首)
261
《別氈帳火爐》 唐·白居易
憶昨臘月天,北風三尺雪。
年老不禁寒,夜長安可徹。
賴有青氈帳,風前自張設。
復此紅火爐,雪中相暖熱。
265
《律中應鐘(一作裴元詩)》 唐·裴次元
律窮方數寸,室暗在三重。
伶管灰先動,秦正節已逢。
商聲辭玉笛,羽調入金鐘。
密葉翻霜彩,輕冰斂水容。
望鴻南去絕,迎氣北來濃。
愿托無凋性,寒林自比松。
266
《送張宗原》 唐·姚合
東門送客道,春色如死灰。
一客失意行,十客顏色低。
住者既無家,去者又非歸。
窮愁一成疾,百藥不可治。
268
《八風從律》 唐·蔣防
制律窺元化,因聲感八風。
還從萬籟起,更與五音同。
習習蘆灰上,泠泠玉管中。
氣隨時物好,響徹霽天空。
自得陰陽順,能令惠澤通。
愿吹寒谷里,從此達前蒙。
270
《燒香曲》 唐·李商隱
鈿云蟠蟠牙比魚,孔雀翅尾蛟龍須。
漳宮舊樣博山爐,楚嬌捧笑開芙蕖。
八蠶繭綿小分炷,獸焰微紅隔云母。
271
《長洲懷古》 唐·劉滄
野燒原空盡荻灰,吳王此地有樓臺。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來。
白鳥影從江樹沒,清猿聲入楚云哀。
停車日晚薦蘋藻,風靜寒塘花正開。
272
《老僧》 唐·鄭綮
日照四山雪,老僧門未開。
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273
《老僧》 唐·鄭綮
日照四山雪,老僧門未開。
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274
《老僧》 唐·鄭綮
日照四山雪,老僧門未開。
凍瓶黏柱礎,宿火陷爐灰。
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
齋鐘知漸近,枝鳥下生臺。
275
《鄂渚除夜書懷》 唐·來鵠
鸚鵡洲頭夜泊船,此時形影共凄然。
難歸故國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箸撥冷灰書悶字,枕陪寒席帶愁眠。
自嗟落魄無成事,明日春風又一年。
276
《謝王大夫奏表》 唐·方干
非唯言下變榮衰,大海可傾山可移。
如剖夜光歸暗室,似驅春氣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騰焰,朽骨隨頭卻長肥。
便殺微躬復何益,生成恩重報無期。
277
《早春》 唐·方干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才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278
《孫員外赴闕后重到三衢》 唐·羅隱
遠山高枝思悠哉,重倚危樓盡一杯。
謝守已隨征詔入,魯儒猶逐斷蓬來。
地寒謾憶移暄手,時急方須濟世才。
宣室夜闌如有問,可能全忘未然灰。
279
《寄鐘常侍》 唐·羅隱
一從朱履步金臺,蘗苦冰寒奉上臺。
峻節不由人學得,遠途終是自將來。
風高漸展摩天翼,干聳方呈構廈材。
應笑樟亭舊同舍,九州無驗滿爐灰。
280
《村橋》 唐·羅隱
村橋酒旆月明樓,偶逐漁舟系葉舟。
莫學魯人疑海鳥,須知莊叟惡犧牛。
心寒已分灰無焰,事往曾將水共流。
除卻思量太平在,肯拋疏散換公侯。
* 關于寒灰的詩詞 描寫寒灰的詩詞 帶有寒灰的詩詞 包含寒灰的古詩詞(5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