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潮的詩詞(754首)

    121 《送內兄周誼還江上》 明·高啟

    憶奉綸音趨赴朝,曾煩遠送過楓橋。
    云山方恨成睽阻,雪夜俄來件寂寥。
    吳苑疏鐘沉晚樹,楚江歸雁逐寒潮
    情親海內如君少,敢惜離魂為一銷。

    122 《早秋》 宋·楊億

    楚客悲秋至,庭柯一葉凋。
    鶴天驚曉露,蘭畹怯涼飚。
    團扇流塵暗,單衣爽氣饒。
    江東菰米熟,歸夢隔寒潮

    123 《青云亭閑望》 宋·曾鞏

    一登此亭高,夐脫藩廡擁。
    開顏廣軒辟,吹面驚飆動。
    城回石崖抱,山亂寒潮涌。
    谷草晚更芳,沙泉細猶洶。

    124 《送陳敬甫》 宋·姜夔

    十年所聞溢吾耳,去年誦君書一紙。
    古人三語得奇士,況此磊落數百字。
    相逢千財萬壑里,有客如君請兄事。
    才高自古人所忌,認縞不售反驚世,

    125 《次韻常子正》 宋·朱翌

    骨鯁當朝跡未塵,但知謀國不謀身。
    試看犀角龜文表,真是鸞臺鳳閣人。
    短別可堪馳夢驛,小詩聊為寫情親。
    雪山滿眼寒潮急,憑伏歸鴻一問津。

    126 《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二首)》 明·劉基

    愛汝精藍抱翠微,青松綠竹共依依。
    龜臺落日明霞綺,鰻井寒潮長石衣。
    銀杏子成邊雁到,木犀花發野鶯飛。
    鐘殘永夜禪心定,一任秋蟲促杼機。

    127 《和似表弟次吳江》 宋·李彌遜

    路入吳江眼倍明,長谼雨立萬□□。
    仙翁曾下遼在鶴,詩老猶傳跨海鯨。
    夜榜風蒲嗟去國,秋山云履趁尋盟。
    憑誰剪取半江水,要聽寒潮枕底鳴。

    128 《送人之金陵》 宋·周文璞

    江山不逐寒潮晚,陵墓猶含古木春。
    君入臺城須訪問,個中定有六朝人。

    129 《曹娥》 宋·蘇泂

    游子心情歲暮時,畫船來往歲歡悲。
    夫人祠下寒潮水,自展醪牲讀蔡碑。

    130 《題舒蓼瞻嘯圃獨吟圖二首》 宋·吳潛

    江口寒潮自至,山間明月誰招。
    自可歸來坐嘯,何須世上折腰。

    131 《舟過彭澤》 宋·董嗣杲

    柳移彭澤縣,江泛木蘭橈。
    遠水初凝暮,青山獨去遙。
    沙明回斷雁,月黑起寒潮
    愛酒侔元亮,而今懶折腰。

    132 《歲晚餞客南亭二首》 宋·宋庠

    淮壞窮南界,亭皋坐渺然。
    平窺京口樹,斜落海門天。
    重霧多藏日,寒潮不送船。
    江山寧有助,私作楚騷憐。

    133 《次沈商卿見懷韻》 宋·章甫

    歌喉宛轉變鳴禽,載酒曾同花下吟。
    寒潮不應宿漁浦,挑燈還憶夜深語。
    十載故人誰似君,便擬卜鄰桑柘村。
    青錢未辦歸期遠,滿目青山空秀婉。

    134 《和俞若晦晚步》 宋·章甫

    日落帆歸疾,天寒潮應遲。
    老蟾還照客,宿鳥未安枝。
    懷抱難忘酒,工夫不到詩。
    徘徊江上路,此意有誰知。

    135 《金山寺》 宋·林景熙

    吳楚風煙畫裹看,中流樹色擁禪關。
    一星化石江成陸,雙塔摩空寺裹山。
    衲寄云林清海怪,泉移蛟窟照僧間。
    千年天塹今如掌,寂寞寒潮自往還。

    136 《送僧還天臺省親》 明·張羽

    載經東去路迢迢,應為寧親到石橋。
    江上中齋尋午墅,沙邊夜梵雜寒潮
    宰官問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條。
    歲晚定知歸本寺,待予聽雪坐終宵。

    137 《蘇臺曲(五首)》 明·李東陽

    樓臺春后掩,環珮月中行。
    莫上胥門望,寒潮昨夜生。

    138 《江瑤柱》 宋·陳宓

    江上分來三寸瑤,殷勤海若道寒潮
    盡將馬甲深深鎖,好把鸞刀款款挑。
    榼酒怪來星不醉,杯羹元是雪難消。
    若將陳紫同時賞,飲罷身端在泬寥。

    139 《江上》 宋·釋文珦

    無柰春芳損客心,每於江上獨行吟。
    朝朝莫莫寒潮水,不似歸愁一度深。

    140 《錢塘晚渡》 宋·釋文珦

    殘日下重城,寒潮起暮聲。
    岸遙江樹小,天闊野云平。
    一水分吳越,孤舟寄死生。
    如何未歸者,猶此計鄉程。

    * 關于寒潮的詩詞 描寫寒潮的詩詞 帶有寒潮的詩詞 包含寒潮的古詩詞(7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