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暑的詩詞(981首)

    941 《七十五翁吟》 宋·方回

    衰翁七十五,猶有身世憂。
    暑不辦寒計,朝始為夕謀。
    海若挾風伯,掃蕩數十州。
    錢塘幸而免,湖已入城流。

    942 《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 宋·方回

    振騎出喧阓,榜舟浮廣川。
    冠蓋二三子,謂我揚先鞭。
    翳翳杉漆塢,膴膴禾黍田。
    籬闖擁稚髻,擔觀駢旅肩。

    943 《是日天明復書》 宋·方回

    一夕不飲酒,至曉不能眠。
    無瘡體自癢,若有蟲嚙然。
    黠鼠肆侮慢,鳴斗窺余饘。
    書燈稍已暗,一螢窗隙穿。

    944 《呈趙左丞》 宋·方回

    邇年士夫乏廉稱,或以廉稱不稱能。
    兼廉且能毅且弘,嗟我有眼見未曾。
    君侯妙年翔鯤鵬,橫擊海宇無與朋。
    孝事其親行有恒,移忠于君德日升。

    945 《歸興》 宋·方回

    投老深知萬事難,骨骸熬暑又煎寒。
    暗量已覺窮無敵,退省猶須強自寬。
    稚子能吟青玉案,異人初付紫金丹。
    先生歸去山中好,剩有閒云許細看。

    946 《韓吏部竹隱亭》 宋·葛紹體

    秋浦星郎舊隱居,石巢長伴竹蕭疎。
    寒窗細酌月來往,暑檻殘編風卷舒。
    硯滴凈涵天地秘,爐煙閑接水云虛。
    風流格調今猶在,有子挑燈讀父書。

    947 《題松竹梅畫扇》 宋·葛紹體

    扇招三友亦風騷,淡墨蕭疎雨露梢。
    不止暑天涼意足,愛他曾耐歲寒交。

    948 《秋日即事八首》 宋·郭印

    風到秋宵特地涼,臥看斜月半侵床。
    來寒往暑誰能問,歸燕賓鴻各自忙。

    949 《再和四首》 宋·郭印

    天際油云不肯收,全妨寓目向層樓。
    日車難把長繩挽,春事渾同去水流。
    可奈馀寒猶作沴,懸知徂暑未能秋。
    此方記得偏炎熱,路入夔門一再由。

    950 《次韻仲明舉西郊別墅》 宋·郭印

    我聞修竹陰,清邃不受暑。
    安得十畝馀,其中創幽墅。
    日長惟鳥聲,晝靜無人語。
    習習來微風,蕭蕭墮寒雨。

    951 《和元汝功晚涼城上》 宋·郭印

    潛鱗思縱壑,倦羽欲歸林。
    平生山水興,過眼必登臨。
    況復西風來,天云布層陰。
    殘暑退十舍,新涼直萬金。

    952 《恭南酷熱》 宋·郭印

    陰陽有定數,天地無全功。
    偏雨或偏旸,消息豈難窮。
    今夏孟仲雨,季月暑隆隆。
    赫曦不停軌,火云日燔空。

    953 《和元守中秋月夜韻》 宋·郭印

    曩為癡兒未識月,夜明喚作山陰雪。
    翻笑老人立其下,皓彩亭亭映華發。
    晦朔弦望總不知,三五那能問盈缺。
    有時暮宿招提境,插天不愛金銀塔。

    954 《白酒歌為巖翁賦》 宋·黃庚

    火云燒空日色烈,暑氣著人方郁結。
    巖翁宴客水亭東,竹色蕖香獻清絕。
    瓜削水晶蓮剖珠,象箸犀盤盛陳列。
    銀罌捧出白玉醅,透鼻香濃風味別。

    955 《題墨竹畫扇》 宋·黃庚

    淇澳分清入素紈,一梢瀟灑勝千竿。
    此君不受人間暑,葉葉生風夏亦寒。

    956 《重游寶雨寺》 宋·李復

    題墨暗頹垣,崢嶸歲序遷。
    舊僧霜發滿,老柏瘦根穿。
    客少庭多草,村饑供乏錢。
    重來猶晚暑,清盥挹寒泉。

    957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958 《贊蓑衣道人》 宋·釋法薰

    佯狂混跡養天和,上界其如官府多。
    暑了又寒寒又暑,一蓑衣外更無他。

    959 《頌古四十五首》 宋·釋慧遠

    暑往寒來春復秋,夕陽西去水東流。
    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

    960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風高云澹,露冷煙清。
    坐松下右,聽松上聲。
    聞知見覺沒干涉,暑往寒來無處雪。
    八臂那吒{在卑右頁}面看,七星利劍和聲截。

    * 關于寒暑的詩詞 描寫寒暑的詩詞 帶有寒暑的詩詞 包含寒暑的古詩詞(9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