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暉的詩詞(348首)

    21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陸游

    獨立溪橋看落暉,殘蕪漠漠蝶飛飛。
    從來澤國秋常晚,嘆息衰翁已衲衣。

    22 《自二月末苦雨寒食前一日始晴視園中花乃殊不》 宋·張耒

    春云霮{上雨下對}弄朝暉,清峭余寒透夾衣。
    最喜園花渾似舊,十分春色一分歸。

    23 《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 宋·洪咨夔

    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
    歷歷舊經行處,江村曙色初分。

    24 《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 宋·韓元吉

    竹爐聽雪坐蒲團,長笑詩人不耐寒。
    未辦貂裘走南陌,肯來高處一憑欄。

    25 《暉仲惠梅花數枝》 宋·韓元吉

    霜余不用怨年華,已有寒梅一兩花。
    眼冷故知春意動,瓦瓶終日看橫斜。

    26 《暉仲惠梅花數枝》 宋·韓元吉

    莫問南枝與北枝,幽香先與小春期。
    直從的皪寒梢數,看到飄零似雪時。

    27 《春寒偶書》 宋·劉子翚

    浮云匿晨暉,雨雹驚春晝。
    天公號令乖,陰晴變何驟。
    小徑踐芳泥,通渠走寒溜。
    風顛萬木偃,氣凜重幃透。

    28 《初寒無衾買紙被以紓急作四絕》 宋·趙蕃

    識字誰令勝爛奚,自應無褐更無衣。
    宵安亦念明朝計,兒報屋檐生早暉。

    29 《余氏心暉堂》 宋·馬廷鸞

    客從銀山來,遺我驪龍珠。
    高文偉大冊,至寶耀室隅。
    一讀心為眩,再讀目為盱。
    夫記者為誰,潁封人之徒。

    30 《登涵暉亭》 宋·孔武仲

    常時洲島隔波瀾,故覓君山直上看。
    罨畫園林春減色,水晶宮闕畫添寒。
    州城斜引群峰小,湖面平吞數澤寬。
    坐久西風音喬木,扁舟思到武陵灘。

    31 《南園雜詠·含暉亭》 宋·陳宓

    青山照寒溪,朝暮有佳色。
    玄暉去千載,俛仰令人憶。

    32 《靜暉樓曉坐》 宋·鄧深

    嶺宿寒云薄,樓迎曉日斜。
    危檐排語雀,落木點啼鴉。
    佛鼓依山寺,炊煙隔岸家。
    移時收足坐,清興會煙霞。

    33 《題米元暉寒林》 宋·方回

    善書善畫古來希,前輩風流日漸微。
    開卷令人憶羲獻,米元章更米元暉。

    34 《贈送鶴田李元暉》 宋·方回

    一別九寒暑,乾坤事事新。
    老身余長物,故友盡窮人。
    汩汩猶群盜,時時有戰塵。
    少陵詩眼在,試覓曲江春。

    35 《明暉閣》 宋·釋行海

    霽色空明宇宙寬,江南佳趣在欄干。
    云蒸列岸青山曉,露濕眠沙白鳥寒。
    極浦風帆侵樹杪,夕陽煙景聚檐端。
    目前有句吟難盡,幾度登臨月下看。

    36 《寒食后出郊一首》 宋·蘇籀

    澹沱東風酒一卮,笙篁雞鞠傲春暉。
    綠波泛滟心微蕩,邃苑提攜手未揮。
    藿靡莎長縈冶步,猗儺化亞罥薰衣。
    桃溪飛彈游童過,竹塢聞棋道士歸。

    37 《賦尚書》 唐·李世民

    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
    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

    38 《相和歌辭·長門怨》 唐·盧綸

    空宮古廊殿,寒月照斜暉。
    臥聽未央曲,滿箱歌舞衣。

    39 《相和歌辭·采菱行》 唐·劉禹錫

    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
    蕩舟游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
    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橈破輕浪。

    40 《雜曲歌辭·游子吟》 唐·顧況

    故櫪思疲馬,故巢思迷禽。
    浮云蔽我鄉,躑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滯,浮云郁東岑。
    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 關于寒暉的詩詞 描寫寒暉的詩詞 帶有寒暉的詩詞 包含寒暉的古詩詞(348首)
    chengrenyouxi